昆明理工大學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入學考試試題(A卷)
考試科目代碼: 445 考試科目名稱 : 漢語國際教育基礎
考生答題須知
1. 所有題目(包括填空、選擇、圖表等類型題目)答題答案必須做在考點發(fā)給的答題紙上,做在本試題冊上無效。請考生務必在答題紙上寫清題號。
2. 評卷時不評閱本試題冊,答題如有做在本試題冊上而影響成績的,后果由考生自己負責。
3. 答題時一律使用藍、黑色墨水筆或圓珠筆作答(畫圖可用鉛筆),用其它筆答題不給分。
4. 答題時不準使用涂改液等具有明顯標記的涂改用品。
一、填空題(每題1分,共10分) 1、中國人的名和字中,( )一般用于上對下、長對少。 2、中國古代帝王祭祀自己的祖先用( ),官員百姓祭祀祖先用宗祠。 3、“水北為‘上庠’,供習典書;水東為‘東序’,供習干戈。”其中“庠、序”指的是( )。 4、“騷人墨客”是( )的代稱。 5、《詩經》中的( )是用于宗廟祭祀的音樂。 6、中國最早的一首長篇抒情詩是( )。 7、“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是( )的思想。 8、墨家主張( ),反對不義的戰(zhàn)爭和兼并。 9、“得意忘象”體現(xiàn)的是魏晉時期( )的思辨方法。 10、 我國最早的一部家庭教育專著是( )。 二、選擇題(每題2分,共30分) 1、視聽法的語言學基礎是( )。 A.歷史比較語言學 B.結構主義語言學 C.社會語言學 D.描寫語言學 2、漢語課劃分為口語課、聽力課、寫作課等課型是依據( )來進行劃分的。 A.教學內容 B.教學方法 C.語言知識 D.語言技能 3、喬姆斯基的“LAD”理論是指( )。 A.先天語言獲得裝置 B.普遍語法理論 C.臨界期假說 D.語言遷移理論 4、第二語言學習過程中,初級學習者比中高級學習者更容易出現(xiàn)( )。 A.語內偏誤 B.語際偏誤 C.系統(tǒng)偏誤 D.后系統(tǒng)偏誤 5、學習第二語言過程中存在一個介于母語和目的語之間的過渡語言系統(tǒng)稱為( )。 A.媒介語 B.過渡語 C.中介語 D.中間語 6、目的語是指( ) A.目的國家語言 B.學習并希望掌握的語言 C.本民族的語言 D.第二語言 7、交際法的主要特征有( ) A.以功能意念為綱,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選取真實語言材料進行教學 B.反對聽說領先,主張聽說讀寫齊頭并進 C.以模仿為主,注重實踐練習 D.用母語進行教學,以系統(tǒng)的語法知識為教學的主要內容 8、最早為對外漢語教學構建語法體系的教材是( ) A.《基礎漢語》 B.《漢語教科書》 C.《實用漢語課本》 D.《初級漢語課本》 9、第二語言知識可以分為( ) A.外顯知識和內隱知識 B.系統(tǒng)知識和存儲知識 C.規(guī)則知識和使用知識 D.發(fā)展知識和固有知識 10、京劇臉譜中白臉表現(xiàn)的人物性格是( )。 A.正直 B.奸詐 C.勇猛 D.滑稽 11、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形成于( )時期。 A.秦漢 B.唐朝 C.隋朝 D.三國 12、書法作品《蘭亭序》書寫的字體是( )。 A.篆書 B.隸書 C.楷書 D.行書 13、孔子向弟子講授的“六藝”是( ) A.《禮》《詩》《易》《書》《春秋》 B.《書》《經》《禮》《易》《詩經》 C.《書》《禮》《詩》《易》《論語》 D.《詩》《書》《禮》《易》《大學》 14、下列人物( )是中國人常常在春節(jié)時貼的門神形象。 A.孔子 孟子 B. 關羽 張飛 C.秦瓊 項羽 D.李逵 包拯 15、家中兄弟排行按照從大至小順序應該是( )。 A.叔仲伯季 B.仲伯叔季 C.季伯仲叔 D.伯仲叔季 三、判斷題。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每題1分,共20分) |
昆明理工大學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入學考試試題
1、第一語言教學是面向學習者的母語教學。( ) 2、陳述性知識是關于如何完成不同認知任務的知識。( ) 3、性格是影響第二語言學習者個體差異的可變因素。( ) 4、多項選擇題無法直接測量語言表達能力。( ) 5、平均語流長度與時間無關。( ) 6、記憶有感覺儲存、短時儲存、長時儲存三種形式。( ) 7、語言操練和模仿可以促進語言習得。( ) 8、語言學能就是語言智力。( ) 9、任務型教學法強調反復操練,重復記憶。( ) 10、內隱學習是通過自然交際進行可理解輸入獲得語言知識。( ) 11、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偏誤最可能發(fā)生在聯(lián)合階段。( ) 12、《論語》是先秦的歷史散文。( ) 13、漢代專門設立樂府負責采集民歌、編制整理樂章。( ) 14、夏代建立了行政區(qū)劃制度,將全國領土分為“九州”。( ) 15、賦比興是三種藝術表現(xiàn)手法。( ) 16、“人心即是真理”,強調“心”與“理”合一的思想是道教的主張。( ) 17、“梨園”是唐代用于教練宮人書法繪畫的場所。( ) 18、中國的彩陶文化最能反映母系氏族公社文化。( ) 19、殷墟甲骨文記錄了漢代的社會情況,內容極為豐富。( ) 20、“六十甲子”是從甲子開始,到癸亥結束。( ) 四、名詞解釋(每題5分,共30分) 1、文化適應模式 2、關鍵期假說 3、工具型動機 4、語言休克 5、輸入假說 6、沉浸式教學法 五、問答題 (每題10分,共30分) |
1、請回答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語法難點體現(xiàn)在哪幾個方面,并請進行詳細說明。 2、依據表層策略分類法第二語言學習者會產生哪些類別的偏誤?請分別舉出1-2個語言實例進行說明。 3、在第二語言教學過程中主要從哪些方面分析教學對象,并請進行詳細說明。 六、論述題 (共30分) 請根據所給案例,找出該案例中存在的問題,并就這些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寫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案例分析。要求觀點明確,分析深入有針對性,結構嚴謹、條理清晰,語言規(guī)范,卷面清潔。 李輝是一名漢語志愿者,他在泰國一所中學教授漢語,該校只有他一名漢語教師,學生學習漢語很有熱情,課堂上為了便于學生理解,他常常使用英語作為媒介語。他每周要上24課時,有學生要求開設HSK輔導課提高漢語水平,但是李輝平時課程已經很多了,他只能拒絕了學生的要求。學校要選派學生參加當?shù)氐臐h語演講比賽,李輝選了自己非常喜歡的一個學生專門進行輔導,但有學生到學校反映他沒有公平對待每個學生,李輝感到很為難,但還是以該學生漢語水平最好為理由,堅持推選自己喜歡的學生參加比賽,結果沒有獲得好的成績,學校教學負責人因此對李輝不太滿意,但李輝覺得沒有必要向負責人進行解釋,因為比賽就是會有輸贏。學校假期安排了中文夏令營,讓李輝負責組織設計,李輝認為這項工作是在假期,占用了他的休息時間,拒絕了該項任務,學校教學負責人認為李輝工作態(tài)度有問題,向校長反映了這件事,李輝認定學校教學負責人是因為上次演講比賽的事故意為難自己,向同事們抱怨該教學負責人,但并未得到同事們的支持,他感到很委屈也很孤獨。在后期的工作中,與同事們相處中產生了越來越多的矛盾,為此,李輝向孔子學院直接提出了結束志愿者工作申請,希望提前回國。 |
原文標題:昆明理工大學2020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科目試題
原文鏈接:http://yjs.kmust.edu.cn/info/1016/2981.htm
原文鏈接:http://yjs.kmust.edu.cn/info/1016/2981.htm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考研真題:昆明理工大學445漢語國際教育基礎2020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科目試題”的全部內容!更多真題資料請關注“考研專業(yè)課真題”欄目!祝考研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