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影響人格形成與發展的因素
(1)生物環境因素
雙生子研究是研究人格遺傳因素的最好方法。同卵雙生子具有相同的基因,他們之間的任何差異都可以歸結為環境因素的作用;異卵雙胞胎基因不同,但在環境上有許多相似性,因此也提供了環境控制的可能性。
人格是在遺傳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漸形成的。遺傳因素對人格的作用程度隨人格特質的不同而異。
(2)社會文化因素
社會文化塑造了社會成員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員的人格結構朝著相似的方向發展,這種相似性反過來維系社會穩定和社會文化。社會文化對人格的影響力因文化而異。
(3)家庭環境因素
家庭是“人類性格的工廠”研究人格的家庭成因,重點在于探討家庭的差異和不同教養方式對人格發展和人格差異的影響。教養方式主要有:權威性、放縱性、民主性
(4)早期童年經驗
人格發展確實受到童年經驗的影響。但是早期經驗不能單獨對人格起作用,它與其他因素共同決定人格的形成和發展。
(5)學校教育因素
學校是人格社會化的主要場所。教師對學生人格發展具有導向作用,而同伴對人格發展具有“棄惡揚善”的作用。
(6)自然物理因素:自然環境對人格不起決定作用,但在不同物力環境中,人可以表現出不同的行為特點。
(7)自我調控因素:對人格產生影響的上述諸多外因,是通過內因起作用的,人格的自我調控系統就是人格發展的內部因素。(參見自我調控)
以上是小編整理“2023考研心理學備考:人格(7)”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各位小伙伴們有所幫助,更多考研擇校擇專業信息盡在本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