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知覺
(一)知覺概述
1.知覺的含義
知覺:感官得到的外部世界的信息經過頭腦加工,產生了對事物整體的認識
知覺過程包含:覺察、分辨和確認,它以感覺作為基礎,但不是個別感覺信息的簡單加和。
2.知覺的組織原則
(二)知覺的特征
1.知覺的理解性
2.知覺的整體性
3.知覺的選擇性
4.知覺的恒常性
分類:形狀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顏色恒常性
條件:知覺恒常性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其中視覺線索有重要作用
(三)空間知覺
1.形狀知覺
圖形組織原則:鄰近性、相似性、對稱性、良好連續、共同命運、封閉、線條朝向、簡單性
2.大小知覺
大小——距離不變假設:我們知覺的物體的大小與物體在網膜上投影的大小有關系,人們在知覺物體時,似乎不自覺的解決了大小與距離的關系,即:物體的大小=網膜投影的大小*物體與眼睛的距離。
鄰近物體的大小能對對象物體起到對比作用,使我們知覺到的物體大小不相同(見錯覺)
3.深度知覺
肌肉線索:生理上的變化引起的線索有調節和幅合兩種
調節:水晶體的形狀由于距離的變化而變化
幅合:眼睛隨著距離的改變而將視軸匯聚在被注視的物體上,是一種雙眼機能
單眼線索:用一只眼睛就能感受的深度線索,包括:對象重疊、線條透視、空氣透視、相對高度、紋理梯度、運動視差與運動
透視(遠近梯度與觀察者運動方向的垂直與平行)
雙眼線索:雙眼視差,當物體的視像落在兩眼網膜的對應部位時,人們看到單一物體;
當視像落在非對應部位而差別不大時,人們將看到深度與距離;
兩眼視差進一步加大,人們將看到雙像。(當距離超過1300m,兩眼視軸平行,對距離判斷失效)
人們知覺物體距離與深度,主要依賴雙眼視差。
4.方位知覺
以上是小編整理“2023考研心理學備考:知覺(1)”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各位小伙伴們有所幫助,更多考研擇校擇專業信息盡在本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