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視覺
1.視覺的含義
視覺-光刺激于人眼所產生的。 視覺的生理機制包括折光機制、感覺機制、傳導機制、中樞機制。
2.視覺現象
色覺:關于色覺有兩種不同的理論。
我們相信,在視網膜上存在三種錐體細胞,分別對不同波長的光敏感。在網膜水平,色覺是按三色理論提供的原理產生的;而視覺系統更高水平上,存在著功能對立的細胞,顏色的信息加工表現為對立的過程。
視覺對比:光刺激在空間上的分布不同引起的視覺經驗,可分為明暗對比和顏色對比兩種
明暗對比:某個物體反射的光量相同時,由于周圍物體的明度不同,可以產生不同的明度經驗
顏色對比:物體顏色受周圍顏色影響朝向它們補色的方向變化
馬赫帶:人們在明暗變化的邊界上常常在亮區看到一條更亮的光帶,而在暗區看到一條更暗的線條(用側抑制解釋)
視覺適應:刺激物持續作用引起感受性的變化,可分為暗適應和明適應兩種
暗適應:照明停止或由亮處轉入暗處時視覺感受性提高的時間過程,需要時間較長
明適應:照明開始或有暗處轉入明處時視覺感受性下降的時間過程,過程進行很快
后像:刺激物對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覺現象不立即消失,而保留一個短暫的時間
根據后像品質與刺激物的異同,可分為正后像和負后像。
閃光融合:斷續的閃光由于頻率增加,人們會得到融合的感覺(如日光燈、顯示器)
3.視覺的生理基礎
4.視覺理論
①三色說:英國科學家托馬斯·楊,假定認得視網膜有三種不同的感受器,每種感受器只對光譜的一個特殊成分敏感。當他們分別受到不同波長的光刺激時,就產生不同的顏色經驗。但是這個理論無法解釋紅綠色盲。
②對立過程理論:黑林提出了四色論,這是對立過程理論的前身,黑林認為:視網膜存在著三對視素:黑-白視素、紅-綠視素、黃-藍視素。他們在光的刺激下表現為對抗的過程,即同化作用和異化作用。赫爾維奇和詹米遜用心理物理學方法證實了黑林的對立過程理論。發現了三種對立細胞:黑白、紅綠、黃藍。其中黑白細胞與明度有關,紅綠和黃藍細胞與顏色編碼有關。
有這些發現,我們相信:在視網膜上存在的三種錐體細胞,分別對不同波長的光敏感。在網膜水平,色覺是按三色理論提供的原理產生的;而視覺系統更高水平上,存在著功能對立的細胞,顏色的信息加工表現為對立的過程。
以上是小編整理“2023考研心理學備考:感覺(2)”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各位小伙伴們有所幫助,更多考研擇校擇專業信息盡在本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