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貫穿主線法
從兩條主線入手復習,普心(實驗后半部具體實驗部分)&mdash&mdash發展&mdash&mdash教育統計&mdash&mdash測量&mdash&mdash實驗(前半部實驗方法技術部分),在復習中,結合熱點心理學的方法來思考命題,來思考現象。在平時的總結歸納中,最好都串接在這兩條主線上。或者過自己的方法,總結串聯出其它主線(最好是自己比較熟悉的),加深在復習中的認識,尤其是要針對自己復習的知識死角,不斷的強化,最終能達到鞏固記憶,靈活運用的程度。
2、版塊練習法
知識點最終是過考題檢驗考生對知識點的運用,復習時固然要加深對知識點的認識,還要注重轉化考題后的實踐能力。以往就會出現這種情況,考生在平時復習得很好,但是一旦到了考試實戰訓練時,往往成績不如人意。比如說考題具體考什么知識點,他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這樣是典型缺乏考試實戰能力的考生。因此,考生在最后沖刺的復習中,不僅要重做近十年的試題,更要加大對考試試題類型的練習。對考試中考題每個版塊,都要加強練習,在練習中查漏補缺,尋找不足。既鞏固了基礎知識點,也對自己實戰能力進行了提升。
3、按分值比重安排復習科目權重
自2007年心理學統考以來,考查內容結構及所占分值基本上已經固定下來,依然是心理學導論約100分,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約70分,實驗心理學約60分,心理統計與測量約70分。試卷題型和結構也沒有變化,單項選擇題65小題,共130分多項選擇題10小題,共30分簡答題5小題,共50分綜合題3小題,共90分。心理學導論考察十三章內容,發展心理學考察八章內容,教育心理學考察五章內容,實驗心理學考察五部分內容,心理統計及測量考察四部分內容。針對考研中,考卷的構成,考生在復習中也應該進行適當的調整,對于分數偏重的科目,應該在平時的復習中,投入到多的精力,相應分值比較低的科目,投入的精力相對少一點,這樣不僅便于高效率,跟有利于考生在實際復習中,把握好復習的方向。
4、夯實基礎法
較之變化幅度較大的2011年大綱,2012年大綱著實很給力。十三章社會心理由四節變為三節,即“(一)社會化、(二)社會認知、(三)社會關系、(四)社會影響”變為“(一)社會思維、(二)社會關系、(三)社會影響”。實驗心理學“(三)心理學實驗中的變量及其控制”變為“心理學實驗中的變量”,里面的具體內容由“1.自變量的種類與控制”變為“自變量及其操縱”“2.因變量的種類與控制”變為“2.因變量及其觀測”“3.額外變量及其控制”變為“3.額外變量及其控制”。大綱變化不大,相應的難度也在降低,考生除了對新增的知識點進行有計劃的復習完,還要加強對基礎知識的復習。其實,有些考生存在誤區,認為都進入考研的最后沖刺階段了,我再怎么進行考研基礎的復習,也不能有所提高。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人都有一定的記憶遺忘曲線,復習不僅以綱為綱,更要以基礎知識為綱,只有基礎扎實了,才能確保在考研中有90分的分值不失。一定要扎扎實實,切忌浮躁。
以上是小編整理“2023考研心理學備考:心理學復習四大法解決沖刺難題”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各位小伙伴們有所幫助,更多考研擇校擇專業信息盡在本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