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04年比內為了鑒別弱 智兒童,他與西蒙合作編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科學的智力測驗--比奈-西蒙量表。1905年,他在《心理學年報》上發表了文章《診斷異常兒童的新方法》,介紹了該量表,歷史上稱為“1905量表”。從此,比奈-西蒙量表宣告誕生。
(2) 比奈-西蒙量表自1905年發表后,比奈和西蒙親自主持過兩次修訂,一次在1908年,一次在1911年,此時比內已不幸去世。
(3)1905年量表主要強調的是判斷、理解和推理能力,也就是比奈認為的智力的基本組成成分。1908年版的量表刪掉了1905年版中不合適的題目,增加了新題目,題目總數大59個。所有測驗題目按年齡分組,從3 —— 13歲。測驗的結果用“智力水平”來表示。人們常叫它為“智力年齡” 。它表示一個兒童能完成何種年齡水平的兒童所能完成的測驗。
(4)最有名的是1918年出版的美國斯坦福大學的推孟教授修訂的“斯坦福-比內量表”這一量表首次使用了“智力商數”的概念,簡稱為IQ,是心理年齡和實際年齡的比值。
以上是小編整理“2023考研心理學備考:心理測量內容之比奈-西蒙量表的誕生及心”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各位小伙伴們有所幫助,更多考研擇校擇專業信息盡在本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