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人特質
一個人的某些特征會決定他是否受人喜愛。在一項研究中,Anderson(1968)收集了555個用來描述個人特質的形容詞,讓大學生評定對具有其中某項特質的個體的喜歡程度。結果發現,對60年代的大學生而言真誠是最重要的特質,在評價最高的八項形容詞中占了六項(真誠的、誠實的、忠誠的、真實的、值得信賴的、可靠的),另二項特質為"溫暖"及"能力",而被評定為最低的特征為說謊及欺騙。這個結果和我們在第二章里講到的有關總統特質的結論有相似之處,也就是說,人們認為一個人是否真誠決定著我們是不是會喜歡這個人。總的來看,影響人際吸引的個人特質包括三個:
一是個人的溫暖(Personal warmth):溫暖是影響我們形成對他人第一印象的主要特質,什么因素讓人覺得溫暖呢?Foikes(1977)指出:當人們對其他人有正性態度時便表現出溫暖,而溫暖的人較受人歡迎。
二是能力:人們往往比較喜歡有能力的人,能力所涉及的范圍很廣,比如智力、社交技巧等。在社會時候中,聰明的人較受歡迎,但有時候過于完美反而引起他人不舒服。阿倫森等人(1966)的實驗證明了這一點。在實驗中讓被試聽錄音帶,錄音帶的內容是講一個學生參加某一測驗。在一種情況下,這個學生表現優異,幾乎答對了所有問題,而另一組里的學生表現平平。測驗結束后,部分被試還聽到錄音帶上的學生不小心把咖啡倒在自己的衣服上。實驗結果確實證明了"能力使人喜歡的一般效果,即表現優異的人受人歡迎。但是他們還發現了另一個有趣的結論,就是當優異者犯了一點小小的疏忽或失態時,比他毫無失誤時更受歡迎。
三是外表的吸引力:人們最容易注意到的是他人的外表,在其他條件相等的情況下,漂亮的人更招人喜愛。例如,Walster在一項"電腦約會"的實驗中發現不論男性與女性,漂亮的人更受歡迎。外表之所以有如此強烈的影響力,一是因為暈輪效應的存在,用Dion的話來講就是"美的就是好的(What is beautiful is good)"。另一個因素是所謂的"漂亮的輻射效應"(Radiating effect of beauty):人們認為讓別人看到自己和特別漂亮的人在一起,能提高他們的大眾形象,就象對方的光環籠罩著自己一樣。
有意思的是心理學家想要知道是否存在衡量美貌的統一標準?早在1951年,人類學家Ford 和Beach通過對190個部落的研究,發現人們對女性的美貌的關注要遠遠超過男性,但沒有發現有統一的標準。在這個問題上Franzoi((1987)等人的觀點常常被大家接受,他認為盡管統一的美的標準不存在,但在特定的時期和特定的文化內,人們對什么是美還是有共同的看法。比如古希臘的人認為男性的身體比女性的更能代表美(Fallon 1990),羅馬帝國則以瘦為美,到了中世紀晚期則以健壯為美(Garner 1983)。19世紀早期的北美和歐洲,中產階級的婦女經常用束身的方法保持體型,以追求維多利亞時代的病態美--18英寸的腰身。19世紀中期以來,隨著更多的婦女成為職業女性,健康、豐滿又成了美的象征。而在同一文化內部,社會生物學家Furnham(1983)和Hatfield(1986)認為也有一些標準與美貌相聯系,如人們在判斷女性是否漂亮的時候往往以長相和年輕為依據。對男性來說,有一張娃娃臉(大眼睛和小鼻子)足以使女性喜歡。
以上是小編整理“2023考研心理學備考:社會心理學之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各位小伙伴們有所幫助,更多考研擇校擇專業信息盡在本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