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剝奪是指將志愿者和外界環境刺激高度隔絕的特殊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各種感覺器官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信號,經過一段時間之后,就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病理心理現象。
在加拿大蒙特利爾海勃(Hebb)實驗室所進行的感覺剝奪實驗。受試者在感覺剝奪試驗七天后,出現了經典的病理心理現象:
①出現錯覺、幻覺,感知綜合障礙及繼發性情緒行為障礙;
②對刺激過敏,緊張焦慮,情緒不穩;
③思維遲鈍;
④暗示性增高;
⑤體訴多,各種神經癥癥狀;另外,美國心理學者的“感覺剝奪試驗”,也說明一個人在被剝奪感覺后,會產生難以忍受的痛苦,各種心理功能將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經過一天以上的時間才能逐漸恢復正常。
這說明人們日常生活中,漫不經心地接受各種刺激,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各種感覺是很重要的。
感覺剝奪實驗也證明了廣泛聯系的觀點。
認為世界是廣泛聯系的,那么人的成長和成熟,也必然建立在盡可能多的和外界接觸的基礎上。只有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聯系,并加強和改進這些聯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擁有力量,更好地發展,人的心理和思想境界也才能最優。廣泛聯系是心理潛能激發的第一步。
廣泛聯系對孩子更為重要。很多家長對孩子過于關心,生怕各種意外和疾病,也怕孩子吃苦,把孩子放在比較好的環境中,如溫室的鮮花。他們沒有想到,這反而限制了孩子的成長。或者引起了心理的不健全,或者使孩子眼界狹小,心胸狹隘。
這個實驗表明:大腦的發育,人的成長成熟是建立在與外界環境廣泛接觸基礎之上的。只有通過社會化的接觸,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聯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擁有力量,更好地發展。
以上是小編整理“2023考研心理學備考:感覺剝奪實驗”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各位小伙伴們有所幫助,更多考研擇校擇專業信息盡在本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