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心理學
馮特(1832-1920)德,心理科學的建立者,實驗心理學的奠基人。
主要著作:《對感官知覺理論的貢獻》(第一次提出實驗心理學的概念)、《關于人類和動物靈魂
的講演錄》(收錄實驗)、*《生理心理學原理》(標志馮特實驗心理學思想的成熟)、*《心理學大綱》(提出情感三維說、標志心理學體系的完全確立)、《民族心理學》。
◎ 實驗心理學為何產生于德國?
①德國對心理學的界定比英、法更早;
②德國大學崇尚學術自由,而英法比較保守;
③德國人善于純理論思辨的思維方式。
心理學體系:
①個體心理學(實驗心理學)
②民族心理學(社會心理學)
一、心理科學觀
(一)心理學哲學的關系
他認為所有學科都源于哲學,哲學是科學的科學。心理學也不例外,哲學是它的基礎之一。
(二) 心理學與生理學的關系
他認為心理學并非生理學的一個分支,心理過程與生理過程是兩個獨立的、平行的系列。
◎心身關系理論
主張心身平行論,認為心理過程和大腦的生理過程是兩個獨立的系列,二者有一致的協(xié)調但不存在因果關系。其心身平行論是錯誤的,是一種唯心主義二元論,但在科學心理學誕生之前具有積極意義,區(qū)分了心理過程和生理過程,避免了二者的混同。
(三) 心理學的應用性
把心理學視為純科學,不主張進行應用研究。這就限制了馮特的心理學的研究范疇,使馮特只局限于感知、聯想、反應時等研究,使心理學從一獨立便脫離了社會生活,從而大大削弱了其生命力。
二、 心理學的對象
他認為一切科學都研究經驗,心理學研究直接經驗,其他科學研究間接經驗。他把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和自然科學的研究對象統(tǒng)一起來,推動了心理學的獨立,但是,他用經驗代替心理,偷換客觀事物,抹殺了心和物的區(qū)別,從而否定了心理是客觀事物的反映的原則。
三、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實驗內省法和歷史法
【實驗內省法】馮特主張把實驗法和內省法結合起來,以實驗條件控制內省,即在實驗控制的條件下觀察自我的心理過程,以消除主觀內省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以上是小編整理“2023考研心理學備考:心理學基礎復習考點(7)”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各位小伙伴們有所幫助,更多考研擇校擇專業(yè)信息盡在本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