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障礙
1 為什么說理解兒童的心理障礙比成人困難? 1兒童和青少年處于不斷的發展過程中,不同的人其發展的速度不同。2兒童通常不能用語言把自己的問題表述出來。
2 精神發育遲滯的臨床診斷要點及其注意事項要點:1智力水平顯著低于平均水平2在下列2項或2項以上存在缺陷(溝通 自理 在家生活 與他人建立關系 是用社區資源 自我管理 工作學業 使用自由時間 健康 安全)3 年齡低于十八歲。注意事項:起病時間需在18歲之前,若18歲之后則必須考慮診斷為癡呆癥。單憑智力測驗的結果不能做出精神發育遲滯的診斷。智力本身就是一個有爭議的概念,結果可能受文化背景教育背景及答題背景的影響。只有在低智商和日常生活功能缺損同時存在的條件下,才可以考慮診斷。精神發育遲滯的程度:輕度 中度 重度 極重
3 學習障礙的概念、臨床表現概念:是一種在學業方面未達到同齡兒童應該達到的水平不適當的發展狀態,可表現在言語、數學、運動等不同方面。不是因為生理或神經缺陷造成的。表現:語言理解困難 語言表達障礙 閱讀障礙 書寫困難 數學障礙
4CCMD-3劃分的兒童焦慮障礙的主要類型、病因類型:分離性焦慮障礙與恐怖癥
焦慮障礙是常見的兒童心理障礙,是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受到恐懼或其他不確定因素影響,形成過渡敏感、不現實的恐懼、害羞、無能感、存在睡眠困擾等特征的障礙。病因:1 兒童本身器質上的敏感,在負性刺激下容易產生條件化反應。2 可能因早期的疾病、事故或喪失帶來的痛苦和不適而變得焦慮3 過渡焦慮和保護性的父母的影響4 父母可能過分的疏遠、漠不關心、或總拒絕孩子5 社會環境影響6 創傷事件。
5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臨床表現、和行為主義的治療表現:A注意缺陷:1 被動注意占優勢、主動注意力不足。2 注意強度弱、維持時間短暫、穩定性差。3 注意范圍狹窄、不善于分配注意正常兒童能在同一時間內清楚地掌握住注意的對象和數量B多動/沖動性行為1 與年齡發育不相稱的活動過多2 多動癥狀無明確的目的性。3 沖動任性。 多動行為常不分場合、不顧后果、難以自控 C學習困難 主要是由于注意力分散、未能集中精力掌握到本應完全可以學好、學會的知識。治療:在訓練中當兒童出現合適行為時,予以獎勵,來強化他們的行為繼續改進;當不合適行為出現時,就加以漠視,或暫時剝奪兒童的一些權利,以表示懲罰。
6 對立違抗障礙與品行障礙的主要臨床表現 對立違抗障礙 對權威人士的抵觸性的、反抗性的、有敵意的行為,至少持續六個月,沒有顯著的反社會行為,這些行為和發展階段不相符。品行障礙 持續和重復的不顧他人的權利,違反社會規則,不符合相應年齡和發展階段的通常行為
7 孤獨癥的主要臨床表現:1.社會功能方面 社交缺陷;2.言語和口頭表達方面 語言和交流障礙;3.行為方面多動,刻板動作,儀式動作;4. 智力和認知方面 早期智力正常,由于早期疾病未得到正常教育,智力受損。
以上是小編整理“2023考研心理學備考:應用心理碩士之變態心理學復習重點(7)”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各位小伙伴們有所幫助,更多考研擇校擇專業信息盡在本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