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校簡介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是一所具有鮮明國際化特色的廣東省屬重點大學,是華南地區國際化人才培養和外國語言文化、對外經濟貿易、國際戰略研究的重要基地?,F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9749人,博士、碩士研究生3549人,各類成人本專科生、進修及培訓生、外國留學生23000多人。
學校形成了外語學科與非外語學科“雙輪驅動”、多學科多語種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學科格局,下轄25個教學單位,1個獨立學院(南國商學院)?,F有67個本科招生專業,分屬文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工學、理學、教育學、藝術學八大學科門類。學校1981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86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是中國恢復研究生制度后較早獲得碩士、博士授予權的單位。學校現有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和7個省級重點學科。擁有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18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5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1個專業學位碩士點。在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組織開展的幾輪學科評估中,我校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均位居全國高校前列。4個一級學科入選廣東省“沖補強”提升計劃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學科。
二、學科點簡介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擁有本科和碩士兩個辦學層次,下設國際問題研究所、中國周邊戰略研究中心、俄羅斯研究中心等多個研究機構,為廣外政治學、國際問題研究及區域國別研究發展提供重要平臺。現有政治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和政治學理論、國際關系、外交學三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其中政治學理論和國際關系為廣東省特色重點學科。
本學科師資隊伍不斷完善,現有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13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5人。多位教師具有海外訪學和交流經歷,一半以上教師可以進行雙語或全英教學;不少教師接受新華社、中國社會科學報、廣東衛視、鳳凰衛視等媒體專訪,形成良好而廣泛的社會影響。本學科擁有外交學、國際關系、政治學以及區域與國別問題研究等專業的領軍人物與科研骨干,積極發揮高校國際問題智庫作用,撰寫多篇實證調查報告和決策咨詢報告并獲得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省部級領導批示;承擔外交部等多個國家部委的重要調研課題,為政府提供有應用價值的參考;在全國性學術團體中擔任重要職務,多次在國際國內重要學術會議上作主題發言。
本學科創新思路,注重國際組織人才培養。與美國馬里蘭大學合作開展國際治理創新項目,學校與國家留學基金委聯合資助,共同培養熟悉國際政治、外交、法律、經濟和管理的國際通用型高端人才。項目錄取的研究生赴美國馬里蘭大學公共政策學院學習一年,畢業時獲得兩所大學的碩士學位,同時被推薦到聯合國、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實習半年到一年。近三年共選拔4名研究生赴美學習,目前有畢業生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印度辦事處、國際移民組織哥斯達黎加辦事處等機構實習。
本學科國際交流項目多樣,已與俄羅斯西北管理學院(俄羅斯聯邦總統直屬國民經濟與公共管理學院)、俄羅斯喀山大學和英國基爾大學簽訂諒解備忘錄,與新西蘭坎特伯雷大學和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建立交換生項目。目前學院每年選拔3-5名在校研究生赴西北管理學院國際關系專業進行為期一學期的交換學習;選拔1-2名研究生赴新西蘭坎特伯雷大學進行2周-6個月的交流學習。
三、招生計劃與考試科目
專業與方向 | 指導 教師 |
擬招生人數 | 學制 | 初試考試科目 | 復試考試科目 |
政治學理論 (030201) 中國政府與政治 中外政治思想史 比較政治學 |
彭未名 教授 毛國民 教授 黃濟鰲 副教授 |
3 | 3 | ① 101 政治 ② 201 英語或202俄語或203日語 ③ 622 政治學原理 ④ 844 政治類綜合(含中外政治制度、中國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 |
復試科目: ① 955 政治學專業綜合(含專業外語、政治哲學) ② 930 面試 同等學力考生加試科目: ① 729 中國政治思想史 ② 730 西方政治思想史 |
國際關系 (030207) 國際安全與國際戰略 國別與區域研究 國際政治經濟學 國際組織與全球治理 |
周方銀 教授 王樹春 教授 陳寒溪 教授 范洪穎 副教授 施愛國 副教授 |
11 | 3 | ① 101 政治 ② 201 英語或202俄語或203日語 ③ 622 政治學原理 ④ 845 國際類綜合(含國際關系理論、國際關系史、當代中國外交) |
復試科目: ① 907 專業綜合(含專業外語、冷戰后國際關系和當代中國外交) ② 930 面試 同等學力考生加試科目: ① 785 國際政治學概論 ② 786 國際關系史 |
外交學 (030208) 外交戰略與政策 周邊外交 公共外交 國別與區域研究 |
胡文濤 教授 唐小松 教授 趙衛華 教授 |
6 | 3 | ① 101 政治 ② 201 英語或202俄語或203日語 ③ 622政治學原理 ④ 845 國際類綜合(含國際關系理論、國際關系史、當代中國外交) |
復試科目: ① 907 專業綜合(含專業外語、冷戰后國際關系和當代中國外交) ② 930 面試 同等學力考生加試科目: ① 785 國際政治學概論 ② 786 國際關系史 |
四、參考書目
考試科目名稱 | 參考書(包括書名、作者、出版社、出版年份等) |
政治學原理 | 1. 王浦劬等著,《政治學基礎》(第三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
政治類綜合(含中外政治制度、中國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 | 1. 張小勁、景躍進:《比較政治學導論》(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2. 曹德本:《中國政治思想史》(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3.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
政治學專業綜合 | 1. 任劍濤:《公共的政治哲學》,商務印書館,2016年版。 |
中國政治思想史(同等學力加試) | 1. 曹德本,《中國政治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
西方政治思想史(同等學力加試) | 1.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
國際類綜合(含國際關系理論、國際關系史、當代中國外交) | 1. 劉德斌:《國際關系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2. 李少軍主編:《國際政治概論》(第四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3. 宮力主編:《當代中國外交》,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
專業綜合(含專業外語、冷戰后國際關系和當代中國外交) | 1. 肖月、朱立群主編:《簡明國際關系史1945-2002》,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版(冷戰后部分)。 2. 牛軍:《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關系史概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
國際政治學概論(同等學力加試) | 1. 李少軍主編:《國際政治概論》(第四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
國際關系史 (同等學力加試) | 1. 方連慶、劉金質、王炳元:《戰后國際關系史(1945-1995)》(上下冊),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
五、報考條件及程序
報考條件、報名時間、報考程序等事項按國家統一要求和時間安排進行。詳情可查看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https://yz.gdufs.edu.cn/info/1014/2768.htm)。
六、聯系方式
聯系人:王老師
聯系電話:020-39326502
郵 箱:201820070@oamail.gdufs.edu.cn
聯系地址: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校區(大學城)教學樓D405B
原文鏈接:https://gjgx.gdufs.edu.cn/info/1131/3412.htm
以上就是“2021考研招生簡章: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關系學院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的全部內容,希望可以幫到大家。更多資訊盡在研線網招生簡章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