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考哪個專業,就得了解專業所在的學院。今天研線網小編整理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114信息與安全工程學院簡介”,祝你今年考研成功!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信息與安全工程學院成立于2010年,由原信息學院信息系、計算機科學系與原安全科學管理學院合并重組而成,其辦學歷史溯源于我校1978年成立的信息系。隨著國家對人才需求的不斷增長,學院又陸續開辦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安全科學與工程系、環境科學與工程系。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信息與安全工程學院成立于2010年,由原信息學院信息系、計算機科學系與原安全科學管理學院合并重組而成,其辦學歷史溯源于我校1978年成立的信息系。隨著國家對人才需求的不斷增長,學院又陸續開辦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安全科學與工程系、環境科學與工程系。
經過多年建設,學院已經形成了完備的從本科生到研究生的人才培養體系。學院設有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商務、信息安全、安全工程、環境工程6個本科專業;設有管理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以及電子信息授權點(名稱待批準)專業碩士學位(2019年5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下發通知,將全國所有工程碩士領域進行了調整、合并,自2020年起,按照調整后的專業學位類別進行招生。我校計算機工程碩士擬調整為電子信息,我院已向研究生院學位辦備案并上報領域名稱:計算機信息技術,待國家相關部門正式批準)。其中,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下設有管理信息系統、數據挖掘與商務智能、信息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物聯網與感知計算、工程技術管理6個二級學術型碩士方向。
學院現有教職工114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40人,講師35人,教輔管理人員28人。其中,楚天學者1人,文瀾青年學者4人,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64人。學院還聘有國家青年千人計劃學者1人,文瀾講座教授4人,合作導師40余人。現有在校本科生1000余人,研究生近200人。
學院建設有人工智能法商應用研究中心、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安全科學研究所、應急管理研究中心、環境與健康研究中心、環境管理與政策研究所等6個研究機構。有設施齊全的計算機教學實驗中心(湖北省示范教學實驗中心的建設單位)、安全與環境教學實驗中心、信息安全實驗室(教育部校企協同育人平臺)、湖北省職業衛生檢測與評價技術中心等教學與研究平臺,建設有省級實習實訓基地1個,在國內金融、互聯網、安全、環境等領域的數十家大型企事業單位設有實習實訓基地。
近5年來,學院累計獲得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在內的國家級課題12項、省部級研究項目30余項,其他各類橫向課題百余項。在國內外各類高水平學術刊物發表論文200余篇,出版專著及教材50余部。獲得包括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國家技術發明獎、省級教學成果獎、省科技進步獎等省級以上獎項10余項。學院每年向各級政府部門提供多項決策咨詢服務,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
學院致力于培養具有專業融通性的復合型人才,本科生就業率一直位于全校各專業前列,研究生就業率每年均為100%。學院的畢業生就業去向包含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建集團、中冶集團等大型國企和各省市安全環保政府部門及其他行政事業單位的信息技術部門,還包含百度、騰訊、阿里、京東、IBM等國內外知名IT企業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廣發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集團等金融機構,為國家與社會輸送了大量優秀人才。學院每年40%左右的優秀畢業生進入國內外知名高校繼續深造,如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美國羅德島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學院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各類學科競賽,近年來學生獲得國家級獎項百余項。
學院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與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韓國、日本、瑞典、新加坡、港澳臺等國家和地區有著密切的學術和人員交流,定期選派學生赴國外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和留學游學交換項目。并與美國伊利諾伊理工大學斯圖爾特商學院簽訂了“3+2”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科技金融專業碩士以及管理科學專業碩士本碩聯合培養項目。
在未來的發展中,學院將繼續圍繞國家發展戰略和學校“雙一流”建設目標,融合學校學科特色,在“互聯網+”與大數據應用、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生態文明建設、環境與安全可持續性發展等方面不斷提升科學研究與教學水平,為國家培養一流的復合型人才。
以上就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114信息與安全工程學院簡介”的全部內容!更多2020年院校公告內容,點擊進入研線網“院校公告”欄目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