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調劑信息來自各種渠道整理,沒有辨別信息有效真實性,如果對本信息感興趣,可到院校官網進行核實。
學校:福建農林大學
專業:農學
年級:2021
招生人數:2
招生狀態:正在招生中
一. 個人簡況:
江敏,女,江蘇無錫人,1967年11月生,博士,教授。畢業于南京氣象學院農業氣象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05年作為引進人才從徐州師范大學(現為江蘇師大)城市與環境學院到福建農林大學任教?,F為國家級和省級一流課程負責人,福建農林大學教學名師、金山教學領軍人才、校教學培訓師和督導員,多次獲得省級和校級各類教學獎勵、優秀共產黨員等眾多榮譽和獎項。
參加工作以來,長期從事稻麥生長模型研制與應用、氣候變化影響評價和我國糧食安全保障、農業氣象災害的預警和評估等研究。先后主持或參加的與氣候變化影響評價有關的課題有20余項,包括國家自然基金及國家“863重點項目”的研究,發表系列研究論文40余篇。執教的課程有《農業氣象學》、《應用氣象學》、《城市氣象學》、《污染氣象學》、《氣候變化與低碳經濟》等。
二. 近年來主持項目:
(1)基于福建省氣候變化適應性對策的水稻生產潛力研究(2010R0028),福建省科技計劃重點項目,2010.8-2012.10
(2)福建省氣候變化對水稻產量的影響及適應性對策研究(JA10112)福建省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0.9-2013.9
(3)氣候變化對福州市水稻生產影響的計算機模擬及對策研究(06A03),福建農林大學青年教師基金項目,2006.7-2008.7
(4)利用遠程網絡在貧困山區推廣農業高新技術(hx10011),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橫向項目,2009.9-2010.9
(5)福建省休閑農業旅游資源評價與開發規劃研究(2008F3014),福建省科技廳青年基金項目
(6)福建省城鎮化進程中新市民社區教育模式的研究(2009R01020280),福建省科技計劃重點項目,2008.3-2009.3
(7)氣象行業標準項目“北方夏玉米干旱等級” 2012.3-2013.3
(8)不同排放情景下水稻優化布局自適應研究—以福建和河南省為例(AMF201302),中國氣象局重點實驗室項目,2013.10-2015.10
(9)不同排放情景下福建省水稻優化布局自適應研究(2014J01091),福建省自然基金項目,2014.1-2017.12
(10)小麥生長過程對漬水的響應及災后修復模擬研究,中國氣象局農業氣象保障與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AMF201806,,2019.1-2021.10,在研,主持;
(11)華北平原農業物候動態對地表生物物理過程的影響機理與模擬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41801020, 2019.1-2021.12,在研,參加;
(12)RCPs排放情景下基于DSSAT模型的水稻栽培措施優化方案研究,福建農林大學科技創新專項基金,CXZX2017238, 2017.7-2020.6,在研,主持;
(13)基于過程的水稻高溫熱害模擬模型研究,福建農林大學科技創新專項基金,CXZX2016165, 2017.1-2019.12,在研,主持;
(14)福建省水稻高溫熱害精細定量化預警與評估應用,福建省科技計劃項目, 2020.8-2023.8,在研,主持
三. 招生方向和領域:
1、研究領域:氣候變化,作物模型,氣候變化影響評價,農業氣象災害預警與評估
2、長期合作培養單位:江蘇省農業科學院信息所(地點為南京市)
3、招生方向:作物栽培與耕作學(農業氣象學方向)的學碩和專碩
4、專業要求:農學及相關專業。
5、數學和計算機基礎較好的學生會重點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