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代碼 |
專業名稱 |
研究方向代碼及名稱 |
080100 |
力學 |
01 (全日制)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 02 (全日制)固體力學 03 (全日制)流體力學 04 (全日制)工程力學 05 (全日制)計算力學 06 (全日制)巖土與環境力學 07 (全日制)動力學與控制 08 (全日制)應用與實驗力學 09 (全日制)生物與納米力學 10 (全日制)航空航天力學與工程 11 (全日制)制造工藝力學 12 (全日制)生物醫學工程 |
082401 |
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制造 |
01 (全日制)船舶與海洋平臺設計及數字化技術研究 02 (全日制)船舶與海洋結構物先進制造與管理技術研究 03 (全日制)結構失效、振動和噪聲機理、預報及控制研究 04 (全日制)船舶與海洋工程水動力學研究 05 (全日制)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安全控制技術研究 |
082403 |
水聲工程 |
01 (全日制)水下結構振動與聲輻射 02 (全日制)艦船水下噪聲機理、預報及控制 03 (全日制)噪聲源識別和定位 04 (全日制)水下目標識別與探測技術 05 (全日制)水下信道和物理場研究 |
080204 |
車輛工程 |
01 (全日制)汽車設計與輕量化 02 (全日制)新能源汽車 03 (全日制)汽車電子與控制 04 (全日制)車輛智能化技術 05 (全日制)汽車安全與網聯技術 |
082500 |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
01 (全日制)飛行器氣動與推進 02 (全日制)飛行器結構與材料 03 (全日制)飛行器動力學與控制 |
0855 |
機械 |
對應原車輛工程(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 |
0859 |
土木水利 |
對應原船舶與海洋工程(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 |
2020大連理工大學運載工程與力學學部保研夏令營通知
來源:大連理工大學
人瀏覽
2019-06-17 10:14:47
分享到:
保研是2020考研的同學們十分關注的話題,參加院校的保研夏令營活動能夠幫助同學們更輕松的考研,所以研線網小編為大家分享“2020大連理工大學運載工程與力學學部保研夏令營通知”相關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一、院系與學科介紹
運載工程與力學學部成立于2007年7月22日,由我校實力雄厚、特色鮮明、具有光榮歷史和優良傳統的工程力學系、船舶工程學院與具有時代氣息、煥發勃勃生機的汽車工程學院和航空航天學院整合組建而成,是學校成立的第一個學部,是一種新的學科組織模式。現任學部部長為李剛教授,學部黨委書記為劉剛教授。
學部擁有工業裝備結構分析國家重點實驗室、船舶制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際結構優化理論與應用聯合研究中心(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重大土木水利工程防災減災學科創新引智基地(與校建設工程學部聯合)和橡塑制品成型數值模擬與優化學科創新引智基地(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先進裝備設計與CAE軟件開發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車輛工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中心、遼寧省先進制造設計與CAE軟件工程研究中心、遼寧省先進船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遼寧省車輛先進設計制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遼寧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動力控制與整車技術重點實驗室、遼寧省空天飛行器前沿技術重點實驗室。
學部擁有一支以院士和學術大師為帶頭人,以一大批優秀中青年教師為主體,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包括鐘萬勰、程耿東、申長雨3位中科院院士,外籍院士2人,雙聘院士3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和海外青年學者合作研究基金獲得者7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973首席(含青年)4人(均為首席單位)、教授73人和博士生導師86人。學部擁有“計算力學與工程科學計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1個;“結構優化的理論、方法與應用”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1個。
學部教學和科研實力雄厚,設備條件一流,面向國家發展戰略需求及學科發展前沿,針對運載裝備先進設計與分析技術中的關鍵科學問題,在計算力學與工程科學計算的理論和方法,結構優化設計的現代理論和計算方法,大規模計算工程軟件系統研究開發和應用,復雜環境下重大工程和工業裝備結構的設計、試驗、分析與評價等方面,開展創新性學科交叉的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加強了力學與航空航天、船舶與海洋工程、汽車工程、土木工程等領域的結合,以及與先進材料與制造、生物醫學工程等學科的交叉,取得了若干原創性成果,解決了一批重要工程中的關鍵力學問題。曾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四等獎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近7年,獨立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參與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獎勵15項;授權發明專利近200項。發表學術論文4316篇,其中SCI檢索論文1845篇,EI檢索論文2373篇,出版學術專著60本。承擔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單位)5項,國家973、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科技重大專項等重大、重點項目116項。連續七年科研進款過億元。
二、夏令營專業
我學部將在下列專業舉行學術夏令營活動,擬招收夏令營營員數量為200人左右。
注:機械、土木水利類別為專業學位型碩士,具體專業名稱及研究方向以日后教育部和學校文件為準。
三、營員要求
1.全國各高校2020年應屆本科畢業生;
2.政治思想品德優秀;
3.大學期間學業及綜合評價優秀(須提供證明材料);
4.本科就讀專業為工程力學、船舶與海洋工程、車輛工程、飛行器設計與工程者優先.
四、報名流程
1.大連理工大學優秀大學生學術夏令營網報系統(http://202.118.65.123:8080/xlygl/xlygl/default.aspx)
學生登錄后點擊“申請報名編號”利用本人身份證號碼獲得申請編號,請牢記您申請的報名編號,密碼為申請報名編號時所用的身份證號。
報名截止時間:6月27日24時。
2.點擊“填寫報名信息”,利用獲得的申請編號和本人身份證登錄后填寫本人信息;
3.申請者須在網報系統中提交以下材料:
(1)加蓋教務處公章的本科成績單;
(2)成績排名證明材料,需要加蓋教務或學生工作辦公室公章;
(3)四、六級成績單或獲獎證書復印件;
(4)其他科技創新類獎項獲獎證明;
4.報到時營員須攜帶的證件及材料:
(1)身份證、學生證;
(2)加蓋教務處公章的本科成績單;
(3)成績排名證明材料,需要加蓋教務或學生工作辦公室公章。
(4)四、六級成績單或獲獎證書復印件。
(5)其他科技創新類獎項獲獎證明;
5.初審通過營員確認參營信息:
我學部將對申請者材料進行初審,初審通過后營員可通過夏令營網報系統“申請狀態查詢”功能查詢本人審核通過與否,對于審核通過的營員須于2019年7月2日12點-7月3日12點期間在夏令營網報系統中點擊“確認參營”,對于逾期不確認參營的申請者將取消其參營資格。
注:網報系統上傳材料時注意事項
申請者需將待上傳的證明材料以掃描或拍照的方式生成PDF文件或圖像文件,命名方式為“申請編號+考生姓名+材料名稱”,例“20180001劉某某 本科成績單”或“20180001劉某某 成績排名證明”等;
考生需將待上傳文件整理至一個文件夾內,并將文件夾壓縮成.rar格式的壓縮文件后再上傳,命名方式為“申請編號+考生姓名+考生院校”;
上傳附件大小不得超過20MB;
五、考核政策
我學部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結合我學部實際情況,對夏令營營員進行選拔考核,合格比例85%。
1.考核合格且獲得所在學校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的營員,在規定時間內通過在“全國推薦免試服務系統”中報考我學部與夏令營考核通過相同專業(080204與0855專業夏令營資格互認,082401、082403、0859三個專業夏令營資格互認),可錄取為我校2020年碩士研究生或直博生,其中特別優異者可獲得優秀推免生國家獎學金;
2.考核合格但未獲得所在學校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的營員,在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中一志愿報考我學部與夏令營考核通過相同專業時(080204與0855專業夏令營資格互認,082401、082403、0859三個專業夏令營資格互認),初試分數達到我校公布的2020年各學科門類復試基本分數線(含總分、單科分數)標準,可進入我校復試,按照排序規則,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六、報到時間及地點
通過我學部夏令營營員資格初審并確認參營的同學請于7月10日14:00-15:30至進行報到。
七、活動安排(具體活動請自行安排確定)
相關活動:開營儀式、專業介紹會、參觀實驗室、導師見面會等。具體活動安排日后發布。
八、食宿安排與注意事項(具體內容請自行安排確定)
學部承擔營員在夏令營期間的食宿、文具用品、T恤等,并承擔異地學校學生參加學術夏令營時來連的交通費(報銷來連單程火車硬座、高鐵(動車)二等座、輪船三等艙費用,其他交通工具按照單程火車硬臥(硬座)標準折算)。
學部統一購買保險。
九、聯系方式
聯系人:張老師 饒老師
聯系電話:0411-84709484
QQ群號:582227147
X

掃碼添加獲取各院校復試名單及錄取名單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除非來源注明研線網,否則內容均為網絡轉載及整理,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文章由本站編輯整理發出,僅供個人交流學習使用。如本站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責任編輯:j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