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碩706/專碩334
采訪部分(75分)
采訪實務
場景:格爾木臨時記者站、三九的漠河林場、8月的三亞渡輪機艙
1. 簡述三個場景在采訪時的異同
2. 簡述三個場景在采訪時的要求
材料題
材料內容:關于中國投資希臘一個港口的一篇記者手稿
1. 分析記者手記的特點
2. 根據材料闡述國際報道的方法和原則
論述題
1. “記者要走下去,新聞才能立起來”體現了什么新聞采寫原理?
2. 談談你對這個原理的認識和看法。
寫作部分(75分)
材料題
《鄉土中國》、《全球通史》、《紅星照耀中國》,從所給書目中選擇一本給雜志薦讀欄目寫200字的推薦
材料改寫
材料是關于重慶市整治P2P網貸的金融管理部門通告,根據所給材料寫一篇400字左右的消息
評論寫作
材料是關于平安九龍坡發布的一條新媒體報道,內容是熱心司機幫扶老人
1. 根據所給材料,評析新媒體報道的優缺點
2. 根據所給材料寫一則200字左右的評論
學碩810/專碩440
新聞部分(75分)
名詞解釋(每題5分)
新聞的趣味性,總體真實,新聞文化
簡答題(每題10分)
1. 為什么用“好奇說”與“群居說”解釋人類新聞傳播行為的發生,而不是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新聞觀呢?
2. 為什么新聞傳播者從事的永遠是創造性的工作?
論述題(20分)
聯系實際,試述新聞傳播的法制化和科學化。
材料題(20分)
材料遺失
1. 為何新聞業的研究領域應當著力于現在所面臨的核心政治、技術和經濟問題?
2. 上述這段話對當前新聞教育有何啟發?
傳播部分(75分)
名詞解釋(每題5分)
接近性,新聞的功能,新聞傳播調控
簡答題(每題10分)
1. 受眾對媒介活動進行社會監督的手段。
2. 信源的可信性對傳播效果的影響。
論述題(20分)
舉例論述組織內非正式傳播渠道的作用。
材料題(20分)
材料關于中國新媒體發展
1. 運用相關傳播理論,自選角度,自擬標題
2. 評析新媒體發展中的某一問題,并闡述自己的觀點
判斷分析題(15分)
根據材料做出自己的判斷并進行分析
材料:一些研究者解讀大眾傳播正在變化,并認為大眾傳播已不那么 “大眾”了,更像是人際傳播。
以上就是“考研真題:“考研真題:2020年西南政法大學新聞與傳播專碩(MJC)考研真題”的全部內容,更多新聞與傳播專碩(MJC)考研真題相關內容,請持續關注本欄目!
以上就是“考研真題:“考研真題:2020年西南政法大學新聞與傳播專碩(MJC)考研真題”的全部內容,更多新聞與傳播專碩(MJC)考研真題相關內容,請持續關注本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