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管理類聯(lián)考綜合與經(jīng)濟類聯(lián)考綜合考試中都考查寫作。試卷中的寫作包含兩篇,第一篇是論證有效性分析,第二篇是論說文。有些考生不太重視寫作,認為寫作類似于初高中的寫作,這類考生明顯并不了解考研的寫作。下面是2021年MBA考研備考:論說文中如何巧妙的運用論據(jù)?
1.論說文的事例引申逐步深化
例1:引申與深化
美國著名的女作家海倫凱勒自由因病聾盲,但她在教育家安妮索麗凡梅西的指導下,想對自己不公的命運之神發(fā)起了挑戰(zhàn)。海倫承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壓力,生活在一個限于手觸的范圍里。可她卻憑著自己頑強的毅力,在黑暗中尋找光明,成為一名令世人稱奇的偉大作家。海倫為自己的生命奏響了輝煌的樂章,她那勇于挑戰(zhàn)不幸命運的精神也為人們所贊揚。是啊,唯有不對厄運臣服,奮起反擊,才可成為自己命運的真正主宰,不為逆境所左右。
2.論說文的一例多用 靈活加工
例2:面對挫折
在巨大的不幸面前,曹雪芹注滿腔心血于《紅樓夢》,寫出了這本傳世不朽的經(jīng)典;在巨大的挫折面前,奧斯特洛夫斯基用手摸索著,完成了偉大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面對挫折,他們選擇了勇敢、選擇了堅毅,也建議選擇了成功。
當海倫凱勒在黑暗中、在無聲的世界里學會了寫字,學會了生活,用她充滿愛的心寫成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時,你怎能不為她由衷地感動?當司馬遷受刑后在監(jiān)牢中面對四壁寫出了傳世巨著《史記》時,你怎能不為他心生感嘆?挫折不是失敗的理由,只有在大風大浪中依然揚帆勇往直前,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例3:論說文要談“高度”
曹雪芹晚年生活沒有著落,連飯都吃不飽,在一般人看來他該為生活奔波,首先解決溫飽問題,哪還有閑功夫搞什么小說創(chuàng)作,可曹雪芹卻跨越了生活艱難的“高度”,注滿腔心緒于《紅樓夢》,寫出了這本傳世不朽的經(jīng)典;奧斯特洛夫斯基整天躺在床上,什么都看不到,什么都做不了,連到外面曬太陽都離不開別人的幫助,可他照樣用手摸索著,完成了偉大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就是因為他跨越了一般人難以想象的“高度”緣故。
例4:面對誘惑
曹雪芹曾經(jīng)生活在豪華富貴的家庭,過慣了錦衣玉食的日子,可到了晚年,家庭發(fā)生巨大變故,變得常常連飯都吃不上。他該去參加科考(憑他的才華應該可以考上),他該去當官(憑他祖父輩的關系應該可以當上),可他卻抵抗住了這些誘惑,而潛心于自己的文學創(chuàng)作,終于寫出了《紅樓夢》這本傳世不朽的經(jīng)典著作。
司馬遷完全可以像其他官宦一樣,皇上讓他說什么他就說什么,皇上讓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不忤逆,不堅持,這樣享受高官厚祿。但司馬遷不為所動,結果遭受宮刑。但宮刑又怎樣?受了刑之后的司馬遷照樣在監(jiān)牢中面對四壁寫出了傳世巨著《史記》。
例5:多看多想 公式模板
原:李時珍花31年功夫,讀千余種書籍,集上萬個單方,終成《本草綱目》;馬克思用40年時間,承百家之理論,做萬余個調(diào)研,鑄就《資本論》;居里夫人歷12年試驗,經(jīng)百余次失敗,用幾十噸礦石,發(fā)現(xiàn)化學元素鐳。以上事例無一不說明這個道理:成功貴在堅持!
改:正是……,李時珍花31年功夫,讀千余種書籍,集上萬個單方,終成《本草綱目》;正是……,馬克思用40年時間,承百家之理論,做萬余個調(diào)研,鑄就《資本論》;正是……,居里夫人歷12年試驗,經(jīng)百余次失敗,用幾十噸礦石,發(fā)現(xiàn)化學元素鐳。以上事例無不說明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