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到管理類聯考中的論說文寫作,素材的積累與運用一直是讓廣大考生頭疼的一部分,小編針對近期發生的一些時事熱點按照論說文可以運用的分析角度進行了簡單分析積累,希望同學們能夠舉一反三,學會如何積累整理素材,著重去逐步鍛煉自己分析問題的思路和能力。
管理類聯考-素材:停課不停學
非常之時行非常之策,為了降低疫情對學習的影響,教育部決定“停課不停學”,各類學校也紛紛發力網課,在線教育成為學校教育的“替代品”。把教育從學校搬到家中,畢竟是顛覆性的變化,這種從沒有過的大規模,大范圍的授課方式,教育部門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利弊多少沒有經驗可淡,網絡對此評價也褒貶不一。
管理類聯考-素材分析:
1、“停課不停學”的意義:
(1)教育“剛需”:疫情期間,線上開課,保 障學生教育不會因疫情影響嚴重滯后,避免了學生長時間停留在家而變得茫然或是淡化學習興趣,也減少了學生出門聚集感染疫情的幾率。
(2)一次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機遇:突發事件下的危機處理,學習方式從線下變為線上,這是一次大規模的教育信息化普及試驗,將會推動線上教育的深度發展,以及線上線上的深入結合。
(3)教育機制改革的契機:線上教育暴露出了一些中小學教育的短板,這是教育體制優化補齊短板的機會,比如:更好的調整教育與生活的關系,讓教育回歸生活;調整文化課(圍繞升學考試科目展開)教育和實踐教育的關系,加強實踐教學;調整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機會,在居家學習環境下,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成了平等的合作者等方面。(具體場景下的考慮角度)
(4)促進教育資源集中于整合,為未來教育資源共享提供可能,推進學習常態化建設,節約學習者的學習成本包括交通成本、時間成本等。(資源成本考慮角度)
2、風險分析:
(1)實施困難性:線上上課面臨著任課老師經驗不足、孩子自覺性差、直播和家庭生活沖突扥更適應性問題,也存在前期經驗不足,讓線上授課不能取得期望的效果,網課流于形式。以及來自于網課技術及質量上的限制。
(2)不可避免網絡對于學習的干擾,對學習效率的影響,學習的管理與監督“轉嫁”給父母。
(3)缺乏像線下教學的完整體系,沒有系統的頂層規劃,可能會在在邊教邊研的過程中多走彎路。
(4)加劇教育不公平:教育進入線上,原先存在的而教育資源城鄉差距并不會因為上課形式的調整而消失,鄉村教育的資源短板硬件設施落后,反而可能因為線上教育的扁平化而格外刺眼,加劇教育的不公平現象。
3、解決問題的措施
(1)建立線上教育的國家標準和國家教育資源庫,教育越是自由,越是定制,越是個性,越是需要建設高效優質的學習中心,越是需要國家力量的整合教育資源。學習方式的變革,對學習內容應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時加強標準執行的監督。(制度與監督角度)
(2)建立基于互聯網的教育考試評價制度:什么算好的教育?什么算真正掌握了知識體系?怎樣才算是真正有用的人?怎樣檢驗和評價學習的成果?這就需要用評價去推動改革。(評價機制角度)
(3)在推動線上教育發展過程中,加強建立系統的學習體系,推動線上學習效率的提升。(規劃角度)
(4)教育公平是現代教育的價值和靈魂。線上教育也必須繼續沿著這條道路穩步向前,不使鄉村教育學生掉隊,還需要相關部門的和地方的強力支撐。根據各地區的不同現狀,比如電腦手機等設備不足或是網絡質量差等突出問題制定相應的務實之策。(公平保障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