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勸人學醫,天打雷劈”,足以說明醫學專業學起來有多么難,那么我國傳統的中醫學還是現在學生選擇的方向嗎?畢業后就業前景又如何呢?
中醫專業畢業后將何去何從?
一、中醫藥專業就業問題現狀
醫患關系緊張系數不斷上升,尤以“浙江溫嶺殺醫案”為代表。此事似導火線一般,大大激化了醫患之間的矛盾,使雙方更顯得水火不容。面對這種現狀,我們就不得不考慮中醫未來就業的前景了。
1、中醫新老醫生替換周期過長
在大部分人民醫院中的中醫科室極少,而在中醫院,盡管其中醫科室明顯要多,但還是以西醫為主體,而中醫醫生主要以名老為主,至于剛畢業的中醫院校的學生,往往都不太受歡迎,因為大部分人認為老中醫經驗豐富,一些醫院寧可返聘退休醫生也不愿招新人。而大學生的就業取向卻是非發達地方不去,非縣地級市醫院不去,從而導致人才的嚴重浪費。鄉鎮醫院,衛生所等常年招不到一個碩士生,連本科生有時也留不住。調查結果顯示,因為以前的名老中醫從我國醫療水平的年代走過來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如今仍在工作崗位上,使得整個中醫就業周期大大加長.
2、中醫相對西醫而言經濟效益太低
中醫科室的經濟效益比較低,相對于西醫院來說收入更低。同時西醫院的診斷設備比中醫院先進,西醫的思維方式與中醫截然不同。而現代人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現代醫學的一些基本常識,反而沒有接觸過中醫的文化,所以在醫院的選擇上,大多數患者會選擇西醫院,從而導致中醫院的經濟效益太低。
3、行業間的待遇不公平
剛畢業的醫學生就業門檻高,待遇低,導致就業多元化。“無論哪個行業,首先需要的就是生存,每個人都需要養家糊口,畢業時醫院承諾的工資低,因此我認為極不公平,所以就放棄去當醫生。”此話代表了很多人的觀點。剛畢業的醫學生是經濟為薄弱的時期,漫長的學制,嚴峻的社會現實,影響著他們的擇業觀,迫使他們選擇了其他相對有較高收入的行業。學了五年甚至七年,畢業之后還不能解決生活問題,這正應證了一句話:畢業就等于失業。行業間的不公平待遇,是導致畢業生離開醫生崗位的關鍵。
二、中醫藥專業就業方向?
中醫學專業學生畢業后可在各級中醫院、中醫科研機構及各級綜合性醫院等部門從事中醫臨床醫療工作和科學研究工作。
中醫學就業崗位包括:美容師、中醫師、中醫科醫生、中醫醫生、中醫醫師、美容導師、中醫、中醫科、中醫科醫師、醫藥銷售代表、中醫理療師、護士等。
目前,大學生眼高手低,專業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還不夠扎實,這才是畢業生就業難的切實所在。而中醫本身具有獨特優勢和無窮潛力,在各個方面(內、外、婦、兒、疑難雜病、保健、養生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優勢,這是西醫學不可比的。因此,中醫(全科醫學)專業畢業生要扎實自己的專業技能,以便在工作中發揮出中醫應有的魅力,將我國的傳統精華發揚光大。只要專業知識夠扎實,綜合素質夠全面,謀得一個職業還不是問題的,成功的關鍵得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