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必買資料
各科真題
首先,做真題可以讓考生清楚地感知目標院校的出題風格以及復習重點,例如,是以主觀題為主還是客觀題為主,課本的哪些章節哪些知識點經常出題,只有把這些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在整個復習過程中保持一個正確的航向。
筆記資料
其次,有的院校會有一些筆記資料,例如該校教師為本科生出的練習題,期中期末考題等。如果又恰逢這些學校考題的重復率很高,那這些資料就必須收入囊中,因為這些資料也可以凸顯各位老師的出題方向。
二、可有可無資料
一些資料的購買其實是有利有弊的,如果你有十分充裕的備考時間,比如一整年的時間,可以多選擇幾種資料,但是如果時間緊張的話就要果斷放棄這些資料。這里主要說的是被很多同學奉為圭臬的筆記。
這里說的筆記當然不是抄書的那種,而是知識點和錯題的總結。很多考上的前輩在推銷自己的資料時都會說,有了筆記就能快速把握重點,省時省力,讓你掌握先機。不過,要知道筆記記錄的是一個人在看書做題過程中遇到知識盲點或誤區,不同的人問題是不一樣的。不可否認的是,筆記對于增加知識儲備還是有一定幫助的,所以如果時間很充裕的話可以買本優質筆記看一看,然后總結出自己的一套筆記。如果時間本來就很緊張,建議把看前輩筆記的時間拿來做題看書,實現效率的最大化。
筆記還是自己總結的好,只有你更了解自己的情況。
三、不必買的資料
由于很多同學擔心抓不住重點,于是選擇購買學長學姐勾出重點的專業課書籍。其實考生對于考點的敏感性來自于大量題目的磨練以及知識的不斷累積。可想而知,那些被熒光筆勾出、在前輩眼里自動放大的重點,對于初次翻看課本的“小白”來說可能并不會引起相應的重視。而且,因為書已經被劃得面目全非,自己想再添加或者勾劃知識點就會有些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