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格雷欣法則
金銀幣同時自由流動鑄造的情況下,當市場比價與法定比價發生背離時,高于法定比價的貨幣會被融化、貯藏及輸出國外,低于法定比價的則獨占市場,導致市場上往往只有一種貨幣流通。例子: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中,美元成為“劣幣”,黃金成為“良幣”,劣幣驅逐良幣,逐漸黃金被貯藏、融化和退出流通,由美元-------黃金本位制轉變為美元本位制。
二、鑄幣稅
鑄幣稅:在鑄幣流通條件下,鑄幣收入,或者鑄幣稅,是指鑄幣面值與鑄幣成本的差額——朝廷鑄造重量輕、成色差的鑄幣并強制百姓按鑄幣面值接受,從中就可以形成財政收入。在現代信用貨幣制度下,鑄幣稅指國家從貨幣通脹中獲得的額外收入,并非紙幣面值與發行成本之差。
三、有限法償/無限法償
主要是針對輔幣規定的,是指在一次支付行為中,超過一定金額后,收款人有權拒收;在法定限額內拒收不受法律保護。(但每個國家輔幣法償能力不一樣,我國輔幣具有無限法償能力)法律保護取得這種能力的貨幣,不論每次數額有多大,不論屬于何種性質的支付,支付的對方均不得拒絕接受
四、特里芬難題
在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下,由于美元與黃金掛鉤,而其他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掛鉤,美元雖然取得了國際核心貨幣的地位,但是各國為了發展國際貿易,必須用美元作為結算與儲備貨幣,這樣就會導致流出美國的貨幣在海外不斷沉淀,對美國來說就會發生長期貿易逆差;而美元作為國際貨幣核心的前提是必須保持美元幣值穩定與堅挺,這又要求美國必須是一個長期貿易順差國。這兩個要求相互矛盾,因此是一個悖論。這一內在矛盾稱為“特里芬難題”。
五、貨幣局制度/聯系匯率制度
貨幣局制度的特征是:本國的貨幣盯住一種強勢貨幣,與之建立固定的匯率聯系,這種強勢貨幣成為錨貨幣;本國的通貨發行,以外匯儲備——特別是錨貨幣的外匯儲備為發行保證,保證本幣與外幣隨時可以按固定匯率兌換。貨幣局制度適用于經濟規模小,開放程度高,進出口都集中在某一些商品或某一國家,實施貨幣局制度意味著失去了獨立實行貨幣政策的主動性。我國香港實施聯系匯率制度,屬于貨幣局的一種,每發行 1 港幣,要按 1 美元:7.8 港幣的比例向外匯基金存入百分之百的外匯儲備。但有其獨特的特點:中國香港的聯系匯率制度只是在發行儲備上有港幣與美元的剛性比率,而市場交易中則是實行的浮動匯率制度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2023考研常識:431金融學綜合名詞解釋匯總(一)”所有內容,更多考研信息請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