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高校都有自己的附屬醫院,如: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等。最近又有及所大學創辦了醫學院。
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中已有30多所已經建立或者正在籌建醫學院(數據: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為何紛紛建立醫學院?),而且這個數字還在逐漸增加,其中多所為理工科院校或師范院校。在國家雙一流建設的大背景下,發力醫學已經成為促進頂尖高校發展的重要途徑。
近期,除眾多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外,還有多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和地方高校通過成立醫學院系或拿下附屬醫院,也加入到發展醫學學科的行列中。
▎近期多所高校籌建醫學院
河南科技大學醫學部
據河南科技大學官網消息,7月26日,河南科技大學醫學部在第一附屬醫院學術報告廳召開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工作推進會及培訓會。河南科技大學成立醫學部正式對外官宣。
河南科技大學成立醫學部,統籌和協調整個醫學教育體系的發展,被認為是加強醫學發展的重要舉措。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學院
日前,深圳市政府與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已簽署共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學院的協議,三方將聯合建設醫學院及附屬醫院,目前,該醫學院的具體建設方案已獲原則通過。這意味著深圳將再增一個醫學院。
據了解,此次三方合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學院的背景,是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國家戰略,進一步深化深港合作內涵,補齊深圳醫療短板,不斷提高醫學教育水平和科研創新能力,擴大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規模,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質量水平,加快深圳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進程,促進大灣區醫療健康產業發展。
華中農業大學生物醫學與健康學院
今年5月14日,華中農業大學正式發文,宣布成立生物醫學與健康學院。雖然這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醫學院,不過這項舉措也被認為是這所知名農業高校進軍醫學的重要一步。
華中農業大學在文件中表示,為拓展優勢農科和生命科學領域,建設生物醫學與健康學科特區,決定成立生物醫學與健康學院,同時撤銷原華中農業大學生物醫學中心。生物醫學與健康學院教師暫定編制定為100人,專職管理人員編制暫定為2人,其中常務副校長,辦公室綜合秘書1人。
高校要想大力發展醫學,除了醫學院外,還需要實力強大的附屬醫院作為支撐。附屬醫院的獨特作用,也使得它們成為各大高校眼中的“香餑餑”。
河南理工大學附屬醫院
7月25日,河南省教育廳、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印發《關于將焦作市第二人民醫院設置為河南理工大學附屬醫院的批復》,同意將焦作市第二人民醫院設置為河南理工大學附屬醫院。
華東師范大學附屬醫院
5月28日下午,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政府與華東師范大學舉行區校合作共建推進會暨附屬醫院簽約儀式。上海市長寧區長顧洪輝和華東師范大學校長錢旭紅分別在會上致辭,并共同簽署了合作共建兩所附屬醫院協議。
今后,長寧區婦幼保健院與長寧區精神衛生中心將建設成為華東師范大學直屬附屬醫院。
中國礦業大學附屬醫院
2019年5月17日上午,中國礦業大學與徐州市人民政府簽署全面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內容,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將作為中國礦業大學附屬醫院正式掛牌,雙方將在項目研究、平臺建設、人員互聘、人才培養、醫療保健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努力打造醫教融合的典范。
西北民族大學新增直屬附屬醫院
2019年5月9日,甘肅省衛生健康委、西北民族大學落實《國家民委甘肅省人民政府關于共建共管西北民族大學直屬附屬醫院合作協議》實施方案簽定儀式在蘭州舉行。
據了解,4月12日,國家民委、甘肅省人民政府在蘭州簽署了《共建共管西北民族大學直屬附屬醫院合作協議》,按照合作協議,從今年開始,西北民大將拿出每年不低于2000萬元的資金投入,在醫院人才培養、人才引進、教學設施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支持,并積極爭取國家民委對醫院建設的專項支持;同時將增加醫學類專業招生規模和在甘肅省的招生比例,積極承擔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培養任務。
安徽理工大學附屬醫院
據安徽理工大學網站消息,2019年4月23日,安徽理工大學與淮南市人民政府共建安徽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簽約儀式舉行。
根據協議,淮南市第一人民醫院將作為安徽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按照附屬醫院性質,納入學校辦學體系。安徽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由學校和淮南市共同管理,以安徽理工大學為主。淮南市人民政府將學校醫學學科和第一附屬醫院建設納入淮南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規劃,支持第一附屬醫院發展。學校將第一附屬醫院按附院模式納入辦學體系進行重點規劃和建設,推動‘理工醫融合、醫教研協同’創新,全面提升醫院內涵實力和公共服務水平。
信陽師范學院附屬醫院
2019年3月12日,信陽市中心醫院已悄然掛牌信陽師范學院附屬醫院。
據悉,為加快豫南地區醫學高等教育發展步伐,穩步推進信陽師范學院與信陽市中心醫院共建醫學院工作,2019年3月,信陽市中心醫院掛牌“信陽師范學院附屬醫院”。
掛牌后,將有效整合資源,為醫學專業的課程教學、實驗教學、專業實踐等奠定基礎,依托附屬醫院人才、科研平臺,籌建信陽師范學院醫學院。
醫學院將成為好大學的“標配”?
放眼全球,很多頂尖大學都擁有一流的醫學院、一流附屬醫院。基于這樣的學科創新趨勢考慮,高校紛紛發力醫學。
有專家指出,分析人士指出,目前許多大學的醫學院都承擔了重要的科研經費,并為學校帶來了相當的科研成果,不少學校在合并或創建了醫學院以后,排名也會得到極大的提升。醫學院的創立,隨之而來的必然是人才的引入和學科的完善。醫學作為一個重要的學科門類,也會增強學校的科研實力。
但學界也有觀點認為,推進雙一流建設,實現下一輪跨越式發展,學科交叉是大勢所趨。
100多年前,德國物理學家倫琴發現X射線,又稱倫琴射線,給醫學界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革,由此誕生的醫療器械依舊用于當下的臨床檢查項目。這是最早的醫工交叉典范。100年后的今天,精準醫學、人工智能、生物基因檢測、“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新理念撲面而來,誰能抓住新科技的“風口”,孕育引領下一個十年乃至百年的重磅原創發現,令人期待。
當綜合性大學紛紛牽手醫學院,醫學院逐漸成為好大學的“標準配置”,下一步,如何調配綜合性大學的學科資源優勢、促進學科交叉與深入融合、配套科學的人才激勵與考核機制,才是真正的考驗。
以上就是全部內容,更多備考資訊盡在考研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