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激烈的群投票,征集大家意見選出了本次主題“如何判斷一所院校是否適合自己報考?”,你還想要什么知道任何考研資訊,都可以給研線小姐姐在群里留言哦!
【2020考研交流QQ群】:721353464
圖片來源:管綜QQ群截圖
一.院校基本概況
1、報考一個院校和專業,首先要對目標院校有基本的了解,比如學校的地理位置,處在一區還是二區,要知道每年一區的分數線要高于二區,一線城市的名校競爭力更強。
2、了解目標院校的重要程度,是國家“985”、“211”或者現在的雙一流院校建設工程院校還是普通院校。
3、了解報考院校是否是34所自劃線院校之一,有沒有自己劃定分數線的權利,一般院校自劃線比國家線要高出一些。
注意:
搜索院校信息要認準官網,有些學校他不叫研究生院,有什么某某大學研究生處,某某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搜索某某大學。進入該學校官網一定會看到招生就業一欄,要么是在首部,要么是在左側等,適用于所有高校,打開官方網站都會有招生欄目,從這里可以準確直接的進入官方研究生招生的信息公布網站。
二.學校實力排名情況
1、學校綜合實力排名情況,參考校友網給出的排名;
2、學校專業排名情況;
3、學校近年來排名變化情況,判斷該校整體實力呈現上升還是下降趨勢。
在這里給大家推薦一個學科排名的網站: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學位網)http://www.cdgdc.edu.cn/
在這里大家可以查詢想要報考的專業的院校排名,這里還有學科評估結果哦——、
三.招生計劃
一般情況下招生單位每年都會公布招生計劃,除了單獨公布,有的會寫在招生簡章、招生目錄或復試細則里,不同的學校公布的時間也不同,大家要及時關注目標院校官網。通過往年的招生計劃數據,能清楚地知道近幾年每個專業招收人數變化情況,判斷適不適合報考,從理論上來講,只要不是特別熱門的專業,招收的人數越多,意味著考上的機會越大。
注意:
在報考時最好打聽清楚,除了在官網上,也可以向已經考上的學長學姐求助攻,了解一些內部消息。不要小看招生計劃,總有人在復試被刷了之后感慨:早知道就招一兩個統考生就不報這個學校這個專業了——·每年都有同學報錯學校吃了虧,復試被刷才知道,原來從一開始自己就只是陪跑的炮灰,太扎心了——·
四.報考人數
報考人數從某種程度上說明你的競爭對手有多少,雖然只能看到前幾年的數據,但是足夠幫助你從中大致判斷出當年的報考情況。有的高校特別是名校熱門專業報考人數非常多,如果沒有足夠強大的實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建議不要報考。
五.實際錄取人數
復試完畢后院校通常會公布擬錄取名單,從中可以得知實際錄取人數,結合去年公布的招生計劃名額,可以判斷出該專業去年的招生錄取情況。有時候對比計劃招生人數,你會發現有些高校個別專業實際錄取人數多于招生人數,所以要分析下目標院校有沒有擴招的傳統。另外要提醒大家的是,擬錄取名單公示有時間限制,最好及時查看。
六.報錄比
報錄比即報考錄取比例,它能反映考研的難易程度。這項數據究竟怎么看呢?如果院校官網有公布報錄比表格,那就再好不過了,如果沒有公布,大家可以自行通過當年報考人數和擬錄取名單上的實際錄取人數去計算,報錄比越大說明報考難度越大,因為這一數據能直接反映出某專業的火爆程度,有很多名校的熱門專業報錄比達到10:1,甚至是20:1。
七.復試分數線
復試線是最直觀的數據,復試線越高,考研難度越大。此外,復試線還有校線和院線的區別。有的學校會有多個學院開設同一個專業,各個學院的院線可能不一樣。
學校給出的復試線一般是各院的最低院線。所以,查找復試線的時候不要混淆校線和院線的區別。如果目標學校只有一個學院開設目標專業,則不存在校線和院線的區別。
一般在每年四月,待國家線公布以后,各招生單位開始根據國家線劃定本校的復試分數線。除了早在三月份就已自主劃線的34所高校之外,大部分高校大部分專業的分數線一般都是國家線。
注意:
部分專業的實際分數線遠比國家線高得多。上一年錄取最低分數線也比國家線高不少。對于這樣的專業,同學們心里必須清楚真正的分數線。
如果學校沒有公布分數線的話,我們可以從擬錄取名單里找分數最低的一位同學,以他的成績作參考。微信公眾號回復:“錄取名單”即可查看往期內容!
八.推免人數
如果某個學校推免人數超過50%,那就意味著留給統考生的名額不多了,競爭也會異常激烈,考研難度將會劇增,如果確定報考,就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同時也要留意招生計劃里面是否包含推免生,如果有包括推免生,就要用當年計劃招生總人數減去推免的人數,剩下的名額一般就是統考招收的名額。如果推免生占了大半名額,就要慎重報考。
注意:
查推免人數有這幾個方法,第一是進入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選擇碩士目錄一欄查詢;第二是通過院校官網公布的推免生錄取名單查詢。
九.復試比例
復試比是指,計劃招收人數和進入復試人數的比例。教育部規定最低的復試比例為1:1.2,這就意味著,如果錄取10人,就會有12人進入復試,有兩個同學注定要當炮灰。
有的學校復試比會高達1:1.5,甚至1:2,復試比例如果偏高,就能說明兩個問題:
1)復試線的參考價值降低;
2)復試競爭激烈、風險更大。
所以初試通過的考生,哪怕是高分也不要高興的太早,復試不僅僅是看初試成績,而是看考生綜合能力。了解院校的復試比例非常重要,是等額復試還是差額復試,決定著最終錄取人數。
十.考研最終成績計算方式
總成績的計算公式,可以看出初試分和復試分占總成績的權重。有的學校初試分會占到總成績的70%,有的是初試、復試各占50%,有的學校復試分只占總成績的30%、甚至20%。
在對比不同學校考研難度的時候,還要橫向考慮專業課試題難易度的差異,還有些學校不公開真題試卷,所以還要多方權衡。
十一.報考建議
1.一般情況下,競爭激烈的院校都集中在北上廣的一些名校中,因此在擇校時,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就盡量避開這些報考重災區。
2.上線率高的學校,集中在位置偏僻的211院校以及地方高校中,尤其是省立師范大學。前者如西南大學,后者如河北大學、山東師范大學等。從學校的整體水平來考慮的話,這類學校還是有一定實力的,所以這些學校的“性價比”還都是很高的。
3.一些二區的學校只要過了初試,復試就不會有太大問題。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本校考生考本校相對來說會比較容易,因為面試評分處于相對優勢,專業課備考方面更易獲得相關師兄和老師的指導。
研線網小編在此祝愿大家能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院校,穩穩上!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