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學
6月22日上午,暨南大學在珠海校區舉行人工智能產業學院(籌)揭牌儀式。科技部戰略規劃司副司長余健,珠海市副市長閻武,湖南省人民政府駐廣州辦事處主任熊方平,學校校長宋獻中,副校長劉潔生、周天鴻、洪岸,廣州帝融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愛軍等出席揭牌儀式。儀式由劉潔生主持。洪岸宣讀了《暨南大學關于成立人工智能產業學院(籌)的通知》。
余健代表科技部對暨南大學人工智能產業學院的成立致以熱烈的祝賀。他希望學校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制定具體行動方案,把培養高素質人才作為產業學院的中心工作,在產教融合模式上做出有益探索,充分發揮學校在學科建設、師資團隊、校友資源及產學研轉化等方面的優勢,當好“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粵港澳大灣區的橋頭堡。
宋獻中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暨南大學在高端智能科技領域積極布局。2018年4月,學校在珠海校區成立“智能科學與工程學院”。現在,學校與世界著名企業ABB集團、廣州帝融投資有限公司共建人工智能產業學院,不斷加大智能化學科群的建設力度。他希望在校企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人工智能產業學院(籌)面向國際科學技術前沿,加強與世界頂級人工智能研究機構 的合作,打造國內一流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智能化學科,以高水平人才培養和政產學研合作,助力珠海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人工智能領域的領跑者。
陳愛軍表示,參與學院創辦的校企單位將繼續發揮社會資源整合優勢,進一步整合國內外優秀產業資源、人才資源和投資資源,為學院的可持續建設發展提供相應的支持和保障,為我國機器人和人工智能領域培養創新型、實用型人才。
余健、熊方平、閻武、陳愛軍、劉若愚、宋獻中、劉潔生、周天鴻、洪岸、屈挺等共同為人工智能產業學院(籌)揭牌。
為更好地服務珠海經濟發展與產業轉型升級,進一步落實《珠海市人民政府與暨南大學共建高水平大學戰略合作協議》,結合暨南大學學科建設與發展需要,學校成立“人工智能產業學院(籌)”,旨在推動珠海市人工智能及相關產業發展,進一步提升學校在珠海辦學的整體實力。學校在珠海校區建設人工智能產業學院,整合以ABB集團為首的智能制造產業資源,對于推動“科研+產業”創新式發展、助力智能制造型企業的產業轉型升級均具有重要意義和促進作用。
參加揭牌儀式的還有珠海市教育局局長林日團、市科技創新局局長王雷、香洲區副區長常征,廣州帝融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黃永生、副總經理劉驚濤, ABB機器人(珠海)有限公司運營總監劉若愚,學校黨政辦公室主任孫彧、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處處長王兵、財務與國有資產管理處處長丁友剛、審計處處長李華東及發展規劃處、社會科學研究處、實驗室設備管理處等相關部處領導。
珠海校區領導李從東、林曉靈、滕斌、王博、曹利軍,理工學院院長陳振強、智能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屈挺、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副院長魏凱敏以及珠海校區各學院領導、各部門負責人、師生代表參加了儀式。
華南農業大學
經學校黨委常委會和校長辦公會討論決定:籌建華南農業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籌建背景
國家高度重視農業領域人工智能發展。2018年國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對要求“大力發展數字農業,實施智慧農業林業水利工程,推進物聯網試驗示范和遙感技術應用”。2019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明確指出:大力發展數字農業,實施智慧農業工程和“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鼓勵對農業生產進行數字化改造,加強農業遙感、物聯網應用,提高農業精準化水平。學校作為廣東省重點建設高水平大學,對接服務國家發展戰略責無旁貸。
籌建基礎
學校以“智慧農業”為突破口,有電子工程學院、數學與信息學院、工程學院的相關學科基礎。在農情信息、農產品溯源、農業大數據,尤其是在計算機視覺、智能感知、深度學習、光信息、虛擬現實、物聯網等領域已經聚集了多個科研團隊,形成了一定的優勢和特色。
人工智能學院做什么?
智慧農業不僅是農業自身發展的需求,也是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深度融合的必然結果。學校的人工智能研究將以智慧農業為核心和特色,加快突破農業關鍵核心技術,強化創新驅動發展,實施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行動,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包括更透徹的感知技術、更廣泛的互聯互通技術和更深入的智能化技術,使得農業系統的運轉更加有效、更加智慧,以期達到農產品競爭力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業資源有效利用和環境保護的目標。
戰略定位:以智慧農業為特色,農工交叉,文理融合,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暨南大學和華南農業大學籌建人工智能學院”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更多考研信息,點擊考研動態!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暨南大學和華南農業大學籌建人工智能學院”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更多考研信息,點擊考研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