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教育部網站公示了2020年學位授權審核結果,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博士點通過審核,擬獲批準,一起來看!
這所在2017年5月,由原齊魯工業大學和山東省科學院整合組建而成的“新大學”,從一眾實力強勁的高校中脫穎而出,即將迎來首個正式獲批的博士學位點,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實現學校發展歷程中的一大里程碑式跨越。

圖丨齊魯工業大學擬獲批“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博士點
建校七十余年,作為一所實打實的老牌院校,卻一直未能獲批博士點,成為了不少齊魯工大校友的“心頭痛”,甚至只能用學校的“納博士校園超市”聊以自嘲。
如今一朝申博夢圓,背后離不開的是與山東科學院資源整合之后,學校綜合實力全方位的迅猛發展。
近年來,像齊魯工業大學這樣,由“高校+科研院所”合并而來的成功案例不在少數,從“共同培養”到“全面整合”,越來越多的科研院所,正在和大學走向“聯姻”。
▎高校+科研院所,造就一批“新大學”
2016年4月份,山東省印發《關于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意見》,明確山東省將按照學科分類,整合省屬科研院所和高校教育科研資源,集聚資源優勢,形成發展合力,促進高水平大學建設。
兩個月后,作為試點單位,山東省內燃機研究所整建制并入山東交通學院,次年3月份,山東省化工研究院同樣整建制并入青島科技大學,兩所學校的學科實力均得到了相當幅度的提升。
在成功的試點之后,山東推進高校與科研院所資源整合的信心更加充分,改革力度也愈加大刀闊斧。
2017年8月,山東省決定整合齊魯工業大學與山東省科學院,組建新的齊魯工業大學,爭取用10年左右建成國內一流、國際上有重要影響的工業大學,整體辦學水平位居國內工科大學前十位。

圖丨教育部正式批準“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組建
2018年11月,教育部批準,由泰山醫學院和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合并組成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為多科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由山東省政府領導,省教育廳和省衛生健康委共同管理,以省教育廳為主,并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寧光出任首任校長。
在連番改革之后,隨著學校實力的提升,無論是“齊魯工”還是“山一醫”,都在全國范圍內打響了知名度,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更是突破連連,一舉斬獲了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成為了本輪“雙一流”動態調整的有力競爭者之一。
和山東省一樣,浙江省和山西省也開始逐步推動高校與科研院所的資源整合。
2019年9月,杭州醫學院與浙江省醫學科學院合并組建為新的“杭州醫學院”,目標是五年內通過加強學科專業和師資隊伍建設,優化學科專業布局,調整人才培養層次結構,努力爭取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各項辦學指標接近更名為杭州醫科大學的要求。
2019年10月,山西農業大學和山西省農業科學院合署改革,合署后單位名稱為“山西農業大學”。一年之后,山西農業大學低調地將學校注冊地更改為“太原”,正式成為一所省會高校。

▎優質資源整合,多省持續推進
常言道“選擇比努力重要”,在資源重組和互補之后,科研院所和高校都能夠得到肉眼可見的實力補強。
如齊魯工業大學的重組中,原山東省科學院建有的國家超算中心等19個國家級創新平臺,省重點實驗室、省工程實驗室、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65個省級研發平臺,極大的補強了學校的科研實力,而由其建設、運營和維護的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也極大補強了齊魯工大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實力。
在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的重組籌建中,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則直接讓山一醫成為了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并帶來了1個臨床醫學一級學科的博士學位授予權,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等3個一級學科的碩士學位授予權,中西醫結合基礎和情報學等2個二級學科的碩士學位授予權。
而在山西農業大學與山西省農業科學院合署改革的一年之內,新“山西農大”就實現了教學科研隊伍規模的倍增,省部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科研經費、科研成果都翻了一番。同時研究生招生指標也水漲船高,一大批高水平科研人員被聘為研究生導師,解決了最令科研院所“頭疼”的,缺少生源的問題。
在“高校+科研院所”的合并路徑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之后,也將會有更多科研院所與高校資源整合而成“新大學”向我們走來。
2020年11月,山東省科技廳、省委組織部、省編辦、省發改委、省教育廳等9部門繼續推進改革,聯合印發《關于深化省屬科研院所體制機制改革的若干措施》,提出支持基礎研究領域符合條件的省屬院所與具有學科相似性、資源互補性、創新鏈相關性的高水平大學整合。
今年6月份,《浙江省教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正式印發,其中明確提到,促進高校和科研院所資源整合,加快高水平大學建設進程。
這也意味著,繼2019年杭州醫學院和浙江省醫學科學院合并為新的“杭州醫學院”之后,浙江省或將在未來五年內,進一步推動省內科研院所與高校進行合并。
▎跨系統資源整合,難度不低
7月28日,教育部印發的《關于“十四五”時期高等學校設置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提到,“有條件的地區可通過新建、分立、資源整合等方式, 設置質量高、特色強、 規模適度的普通本科高校。”
不過,比起“高校+高校”的合并模式,推動“科研院所+高校”這兩套系統中的機構進行資源整合,難度顯然要更大一些。
去年6月份,原山東省社科院黨委書記唐洲雁出任山東師范大學黨委書記,山東師范大學與山東省社科院合并的消息再度甚囂塵上。
嚴格來說,這一猜測并非空穴來風,一來山東省是推動科研院所與高校資源整合力度最大的省份,作為山東省屬高校的領頭羊之一,山東師范大學很可能被納入考量,二來還有山西農業大學與山西省農業科學院合署改革的案例在先。
在山西農業和山西農科院2019年正式合署改革之前,山西農業大學校長趙春明便已經提前落位,從2018年7月開始兼任山西省農科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這也使得兩大機構合署之后“一個黨委、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水到渠成。
因此,如果山東師范大學和山東省社科院將進行資源整合,由科研院所的領導出任高校領導的安排十分合理。
不過,山東師范大學黨委辦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否認了兩家將合并的說法,“此前曾有人提過兩家單位合并的想法,但是目前沒有任何實質進展,也沒有納入計劃,學校層面也沒有正式研究這一事項。”
同時,山東社科院辦公室負責人也證實,唐洲雁調任山東師范大學黨委書記后,組織部門已經到社科院宣布其卸任山東社科院黨委書記職務,“我們也沒有接觸到任何關于兩家單位合并的消息”。
除此之外,關于四川省農科院和四川農業大學合并共建的建議,也被否決。
去年6月份,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提議,合并四川農業大學和四川省農科院,組建全新的四川農業大學,四川省教育廳通過電話聯系向其單獨介紹了有關工作情況。
2個月后,有網友再度提起這一建議,這次四川省農科院給出了明確的答復。
從四川省農科院的答復來看,一方面,四川省對農科院有著特殊的戰略定位,另一方面四川省農科院當前發展勢頭良好,近年來獲得的國家級項目與成果位居全國省級農科院前列,省部級獎占全省48.6%。因此,經四川省農科院黨委研究,認為暫不合并為好,這樣更有利于發揮所長。
與此同時,南京農業大學合并江蘇省農科院,以及整合河南農業大學、河南省農科院資源沖擊“雙一流”學科等提議,也時常被人們提起,不過都尚未得到官方渠道的確認。
作為一種全新的合并方式,高校與科研院所的資源整合,如何揚長避短,在更大程度上實現互惠共贏,還需要更多的探索與實踐。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想要獲取更多資訊,請持續關注本網站!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想要獲取更多資訊,請持續關注本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