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北京體育大學發布通知,明確學校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全面實行“申請-考核”制,不再進行公開招考。

這一改革旨在“全面考察考生的綜合素質,擇優選拔拔尖創新人才,提高博士研究生的生源質量”,根據要求,考生報名時需按照要求提供相關材料(含科研能力、外語水平、博士研究計劃書等),而各學院需要對考生專業學術素養、科研創新能力和外語水平等各方面進行綜合考核,擇優錄取。
除了北京體育大學之外,鄭州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等“雙一流”高校在近期同樣宣布,從2022年開始,取消統一入學考試招生,全面實行“申請-考核”制招生。
未來,碩士畢業后再想“讀博”,可能就只有這一條路了。

大不相同
對于考生來說,從統考到“申請-考核”制的轉向,最根本的意義,就是學校對于學生評價方式的轉變。
與以往不論出身“一考定勝負”的普通招考不同,“申請考核”制由考生個人提出申請,提交相關材料,通過初審、綜合考核,按照擇優錄取原則進行錄取。
在這一過程中,學校將從學歷、科研成果、英語能力、專家推薦等等多個方面要求考生遞交申請材料。
通常而言,碩士學位是申請攻讀博士學位的必備條件。除了學歷、英語等常規要求外,部分高校還會對申請者的畢業院校或所在學科的位次排名作出要求,如需畢業于“雙一流”建設高校,或學科評估B檔及以上學科等。

而這樣的考核標準,對于本碩階段“出身不佳”的考生而言,并不算友好,甚至是一道難以跨越的門檻,堵塞了一部分學生的本來就不寬闊的上升路徑。
無論是“英語六級必須≥425分;有影響因子大于XX的獨立一作SCI文章;獲得過國家和省部級獎學金”,還是“本科畢業于‘雙一流’建設高校”的申請條件,都能夠將許多懷揣“博士夢”的考生直接“拒之門外”。

有網友這樣總結:普通招考,你報了名,就有資格參加考試;而“申請考核”制,你可能連“報名資格”都夠不到。
而在支持者看來,原本的統一招生考試存在嚴重的弊端,機械化的“以分數論英雄”不利于選拔出真正有學術潛力的學生,博士生培養的出發點和本質定位,應當是培養出一批真正能夠致力于學術研究的創新型人才,而不是作為社會的上升渠道。
實行申請-考核”制,不依據統一的入學考試,不設統一標準,根據申請者的教育背景、學術水平、科研經歷、研究興趣及職業發展等情況自主選拔,更符合學術選拔規律,這一制度也早已在歐美國家普遍實行。
在更加注重研究生的培養質量而非數量、更加需要創新型人才和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今天,博士招生取消統一考試,轉而全面實行“申請-考核”制,已是大勢所趨。
130余所開始實行的高校中,超過60所已經在全校所有招生學科普遍推行“申請-考核”制,并將其作為與碩博連讀、直接攻博兩種方式并列的招生方式之一。這其中,不少學校已經全面取消統考,全面實行“申請-考核”制招生。

浪潮中也有隱憂
大勢所趨
國內高校博士招生實行“申請-考核”制,始于2007年,北京大學與復旦大學的率先嘗試。
據相關文獻,2007年,北京大學為了吸引更多海外優質生源,在招收外國留學研究生時采取了申請審核制;同一年,復旦大學則在醫學院博士生招生中,則引入了“材料審核制度”。
如今,這項制度進入中國已有10余年之久,已經從部分高校的個別嘗試,逐漸轉向了各類培養單位廣泛承認和實行的普遍制度。
據不完全統計,在全國140所“雙一流”建設高校中,至少有131所高校已經開始在博士招生方式中,全面或部分實行“申請-考核”制,占比超過93%;其中,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均已開始推行申請-考核”制。
與此同時,在非“雙一流”建設高校中,這項制度也在悄然執行。深圳大學、西安科技大學、武漢科技大學、福建師范大學、河南科技大學等高校均在進行逐步改革,在全部或部分學科實施“申請-考核”制招生。

130余所開始實行的高校中,超過60所已經在全校所有招生學科普遍推行“申請-考核”制,并將其作為與碩博連讀、直接攻博兩種方式并列的招生方式之一。這其中,不少學校已經全面取消統考,全面實行“申請-考核”制招生。

浪潮中也有隱憂
進入中國短短14年間,“申請-考核”制就在中國博士生培養的主體——“雙一流”高校中的覆蓋率就已超過90%,足以說明這項制度不僅具備一定的合理性,而且契合并滿足了一定的需求。
不過,在這輪浩浩蕩蕩的改革浪潮中,隱憂同樣存在,相關制度亟需進一步完善。
一方面,許多高校在“申請-考核”制的招生細則中,設置了強制性的準入門檻,客觀上容易催生出一些“唯學歷”的歧視現象;另一方面,“申請-考核”制給了培養單位和導師更大的招生自主權,與之相對的,導師也需要承擔起更大的培養責任。
與此同時,“申請-考核”制的評價方式中,無論是對學術潛力、還是科研成果的強調,都指向了另一個隱憂——“唯論文”和“唯成果”論。
“申請-考核”制實行短短數年,一部分高校的招生要求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對論文影響因子的要求越來越高,篇數要求也由1篇漲至2篇。評價標準儼然已經成為“五唯”的微縮版。甚至還出現了一部分為了“刷論文”、“刷成果”,在申讀博士前先去從事科研助理等崗位的學生。
這或許是我們更應警惕的。科學研究不等同于發表論文,博士生也不是論文機器。無論是統考的“唯成績”,還是“申請-考核”制可能導致的“唯學歷”、“唯論文”,任何一種有失偏頗的評價方式,我們都應該極力避免。
以上就是小編分享“官宣取消統考!博士“申請-考核制”,真的來了!”的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研線網!
以上就是小編分享“官宣取消統考!博士“申請-考核制”,真的來了!”的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研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