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印發了《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簡稱《規定》),對2021年全國研究生考試招生工作進行了部署。
其中一條指出:《規定》要求,進一步推進科學精準劃線。原則上學術學位類按學科門類分別劃線,專業學位類按專業學位類別分別劃線。其中,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會計、旅游管理、圖書情報、工程管理、審計等7個專業學位將根據實際情況分開劃線,不再統一劃線。
這份聲明到底有什么含義?為什么這7個專業要分開劃線?分開劃線后對我們有什么影響?未來分數線的走勢如何?我們又將如何應對?本文將對此進行深度分析。
其實今年年初就已經初現端倪。
4月,在疫情背景下,院校擴大招生規模,但管理類專碩仍然劃出11年來的最高分——175,超出所有人的預期,考生嘩然,不能自主劃線的招生單位無可奈何。至此,分數線不能兼顧“選拔”和“供求”兩個原則的矛盾徹底爆發,所以,此刻出臺這樣的規定,也就不足為奇了。
那《規定》到底對我們有什么影響?該如何指導我們的復習和報考?
其實,這7類專業根據報考人群的性質,可以分為在職和在校兩大群體。
報考MBA/EMBA、MEM、MPA、MTA專業的主要是在職群體,報考MPAcc、MAud、MLIS專業的主要是在校群體。
管理類專碩分數線長期徘徊在165~170之間,即不足滿分60%的水平(180),這一分數自然對以在校生為主要報考人群的專業毫無指導意義。
對于報考MBA/EMBA、MEM、MPA專業的學生來說,基本上不會有影響,分數線和往年不會有太大變化。同時,以MBA為代表的專業還可能會進一步降低分數線,以滋養眾多非頭部招生單位。特別是考生平均年齡達到38歲的EMBA專業,可以借此進一步切入下沉市場,擴大錄取規模。
對于報考MTA、MPAcc、MAud、MLIS專業的學生來說,國家線上升的概率很大,尤其是熱門的MPAcc專業。預計明年MPAcc專業的國家線可能會上調15-20分,對于一志愿考生,特別是非全日制考生,門檻將會進一步提高。不過,調劑市場可能更加活躍,以平衡頭部和尾部院校的招生差距。
另外,針對專業內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群體來說,又有些細微的差別。
對于報考MEM專業的學生來說,國家線上漲的概率比較小。雖然過去物流管理、工業工程、項目管理三個專業被劃入工程管理中,而且這三個專業接受應屆生報考,而我們都知道,應屆生的報考會拉高整體分數。但根據我們往年的經驗來看,MEM每年的招生需求仍然沒有被滿足,MEM的國家線上漲的概率較小,所以報考MEM的同學大概率可以放心了。
對于報考非全日制MPAcc的學生來說,可能就要面對國家線上揚的局面了,不過別怕,我們后面有對策。
為什么會將MBA/EMBA、MEM、MPA和MTA、MPAcc、MAud、MLIS進行區分劃線呢?因為這兩類專業有很大不同。以MBA和MPAcc做對比來看:
一、培養目標不同
1、MBA培養目標
工商管理碩士MBA是一種注重復合型、綜合型人才培養的學位,是能力培養重于知識傳授的學位,它教授的是面對實戰的“管理”。它要求其畢業生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和管理經驗(應變能力、預測能力、綜合能力、組織能力等)。其課程內容涉及管理類、經濟學類、金融、財務、法律等等,能力訓練不光講究組織、領導才能,也涉及以口才為依托的溝通能力、運籌能力、判斷和處理問題的能力等。
2、MPAcc培養目標
會計碩士MPAcc是國家基于培養面向會計職業的應用型、高層次、高素質會計專門人才的需要而新設立的一種學位類型。強調系統掌握現代會計學、審計學、財務管理以及相關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對會計實務有充分的了解,具有很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也就是說,一個偏重于能力,一個偏重于專業,自然分數線會有較大差異,往年的MBA和MPAcc的錄取線也證明了這一點。
二、報考條件不同
1、MBA要求報考群體有一定的工作年限:
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的人員;
大學本科畢業后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2、MPAcc除專科外只有學歷要求:
具有國民教育系列的大學本科畢業生(一般應具有學士學位);
具有國民教育系列且具有兩年工作及以上經驗的大學專科畢業生;
自2009年起,應屆本科畢業生也可報考全日制MPAcc;
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按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已有幾年工作經驗的人和剛畢業的學生群體相比,學習能力更弱一些,學習成績自然也會有較大差距,國家線的統一劃分,必然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不公平。
三、考核方式不同
MBA部分院校采用提前面試+聯考的形式,也有部分是傳統的聯考+復試。
MPAcc:院校均采用聯考之后正常復試的考察形式。
MBA有提前面試的環節,自然會弱化筆試對錄取的影響,所以自然比MPAcc的錄取分數線要低很多。
MBA和MPAcc在各個方面都有差別,希望考生們在結合多個因素考慮之后再選擇報考。無論是學費還是分數線,還是在目標以及考試方式等方面,這兩者對于有不同想法的考生們來說都有很大的不同。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1、踏實學習,做好知識儲備。
其實,任何教育制度的變化,包括此次七個專業不再統一劃線,受影響最小的是誰?認真學習的人。
踏實學習,認真對待每一個科目,每一個知識點,當你的知識儲備足以應對任何形式的考試時,國家線劃到什么地方,對你來說都沒有什么實際意義,你所選擇的院校也一定會是你的囊中之物。
2、認真參加模考。
模考的重要性,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反復強調了很多次。不論是檢驗自己的學習效果、提前模擬真實的考試環境和考試節奏,還是調整自己對考試的恐懼心里,模考都是最佳的解決之道。
那些對于自己的復習效果心里沒底的同學、那些想提前掌握考試節奏的同學、那些想通過模考,查驗自己知識缺口的同學,相信我,模考對你們真的很重要,答應我,一定要認真對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