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大綱不僅能給你一個復習的方向,還能幫助你梳理整個知識脈絡,方便記憶。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23考研大綱:黑龍江科技大學2023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加試《43機械工程材料》考試大綱”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考試目的與要求
通過考試主要考查學生對“機械工程材料”這門課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知識掌握的程度以及利用基本理論知識分析解決材料類問題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夠系統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系統地掌握常用工程材料成分——組織——性能——應用之間關系的一般規律,熟悉常用工程材料的處理工藝過程,具有根據機械零件的服役條件和失效形式、合理選用工程材料的初步能力。
二、試卷結構(滿分100分)
內容比例:
材料的性能、材料的結構、材料凝固的基本過程. 約38分
相圖及合金的結晶過程 約15分
金屬的塑性變形與再結晶 約16分
鋼的熱處理 約16分
工業用金屬材料 約15分
題型比例:
客觀題 約30分
1.填空題 約10分
2.判斷題 約10分
3. 選擇題 約10分
主觀題 約70分
1. 概念題 約10分
2. 簡答題 約20分
3. 分析題 約30分
4. 相圖題 約10分
三、考試內容與要求
(一)材料性能
考試內容
材料的力學性能;工藝性能。
考試要求
1.了解材料的塑性、韌性、強度、硬度性能指標的含義。
2.了解零件加工方法與工藝性能(鑄、鍛、焊)的關系。
(二)材料的結構
考試內容
常用鑄鐵;金屬的晶體結構及缺陷。
考試要求
1. 理解并掌握金屬三種典型的晶體結構。
2. 掌握實際金屬晶體結構的缺陷(點、線、面)。
3. 掌握晶體缺陷的存在對其性能的影響。
(三)材料凝固的基本過程
考試內容
金屬的結晶過程;晶核形成方式及其區別;晶核長大方式及其區別;晶粒大小的控制;同素異構轉變。
1. 了解晶體與非晶體的區別,同素異構轉變。
2. 理解金屬的結晶過程,晶核形成方式(自發和非自發)及其區別,晶核長大方式及其區別。
3. 掌握晶粒大小的控制方法及其應用。
(四)相圖
考試內容
二元相圖的基本類型與分析;鐵碳合金相圖及凝固分析。
考試要求
1. 了解二元相圖的建立過程,二元相圖的基本類型,杠桿定律的應用。
2. 理解鐵碳合金相圖的基本組成,合金結晶過程分析。
(五)金屬的塑性變形與再結晶
考試內容
金屬塑性變形與加工硬化;回復與再結晶。
考試要求
1. 了解金屬塑性變形的基本方式。
2. 理解金屬塑性變形引起的組織、結構和性能的變化。
3. 理解金屬的回復與再結晶過程中組織性能的變化。
4.掌握再結晶的影響因素及再結晶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
(六)鋼的熱處理
考試內容
鋼在加熱和冷卻過程中的轉變;鋼的退火與正火;鋼的淬火與回火。
考試要求
1. 理解鋼在加熱和冷卻過程中的組織轉變,轉變條件及其轉變后組織的性能特點。
2. 理解鋼的退火、正火、回火的含義及其目的,以及經過不同熱處理后的組織轉變。
3. 掌握鋼的不同熱處理工藝方法的應用。
4. 了解鋼的表面熱處理。
(七)工業用金屬材料
考試內容
工業用鋼的基本分類、典型牌號及成分、性能特點;工業用鋼中合金元素的作用;典型零件加工路線中熱處理的運用;常用鑄鐵的分類,性能特點及其應用;鋁及鋁合金的編號、性能特點、應用及強化方式。
考試要求
1.了解工業用鋼的基本分類、典型牌號及成分、性能特點;工業用鋼中合金元素的作用。
2.掌握典型零件加工路線中熱處理的運用。
3.了解常用鑄鐵的分類,性能特點及其應用。
4.了解鋁及鋁合金的編號、性能特點、應用及強化方式。
參考書目:
《機械工程材料》(第九版),于永泗,齊民主編,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12年。
原文標題:黑龍江科技大學2023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考試大綱
原文鏈接:http://gs.usth.edu.cn/info/1018/87096.htm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2023考研大綱:黑龍江科技大學2023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加試加試《43機械工程材料》考試大綱”的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考研復試大綱信息,請持續關注本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