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農業大學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
340《農業知識綜合二》考試大綱
命題方式 | 招生單位自命題 | 科目類別 | 初試 | |
滿分 | 150 | |||
考試性質 農業知識綜合二包括動物遺傳學、動物營養與飼料學、動物繁殖學三部分。是為招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而設置的選拔考試。它的主要目的是測試考生對動物遺傳學、動物營養與飼料學、動物繁殖學學科的把握及應用程度,包括對動物遺傳學、動物營養與飼料學、動物繁殖學的概念、方法、實驗技術和應用的了解。 |
||||
考試方式和考試時間 農業知識綜合二考試采用閉卷筆試形式,試卷滿分為150分(動物遺傳學、動物營養與飼料學、動物繁殖學三部分各占50分,共150分),考試時間為3小時。 |
||||
考試內容和考試要求 一、動物遺傳學部分 考試內容: 1. 遺傳的物質基礎 2. 遺傳信息的傳遞 3. 遺傳信息的改變 4. 遺傳的基本定律及其擴展 5. 群體遺傳學原理 6. 數量遺傳學原理 7. 動物基因組學 8. 非孟德爾遺傳 9. 動物基因工程 考試要求: 1. 熟悉動物遺傳學的核心內容及其學科發展; 2. 理解遺傳的物質基礎,基因的表達調控機制,遺傳的基本定律,數量遺傳與群體遺傳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計算,動物基因組學,動物基因工程等內容并能結合實例分析運用。 二、動物營養與飼料學部分 動物與飼料的化學組成 1、構成動物與飼料的化學成分的異同點。 2、掌握概念:水分(初水、吸附水)、干物質、粗灰分、粗蛋白質、粗脂肪、粗纖維、無氮浸出物。 3、影響動物、植物化學成分含量的因素。 動物對飼料的消化 1、消化的方式。 2、各類動物的消化特點。 3、養分消化率的概念。 4、影響消化率的因素。 水的營養 1、水對動物的生理作用。 2、動物體內水的平衡及調節。 3、各種動物的需水量及水的品質要求。 蛋白質的營養 1、蛋白質的組成及作用。 2、各類動物對蛋白質消化的主要過程及特點。 3、氨基酸、蛋白質代謝。 4、概念: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條件性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蛋白質生物學價值、瘤胃可降解蛋白、理想蛋白質、氨基酸互補作用、氨基酸拮抗、氨基酸重讀、非蛋白氮化合物、蛋白質周轉。 碳水化合物營養 1、碳水化合物的種類。 2、碳水化合物(含纖維素)的營養生理作用。 2、各類動物對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過程及特點。 3、概念:碳水化合物、益生素、非淀粉多糖、揮發性脂肪酸、瘤胃發酵類型、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纖維素。 脂類營養 1、脂類的組成、主要性質。 2、脂類的營養生理作用。 3、各類動物對脂類的消化、吸收和代謝過程及特點。 4、概念:必需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酸價、碘價、脂肪酸敗。 能值 1、能量來源物質及能量單位。 2、飼料能量在動物體內的轉化過程。 3、影響動物對能量利用效率的因素。 4、概念:總能、消化能、代謝能、體增熱、凈能、肉牛能量單位(RND)、奶牛能量單位(NND)、淀粉價、總消化養分、能量效率。 礦物質營養 1、各種礦物元素的吸收率、在動物機體內的分布特點、作用、缺乏癥。 2、概念:微量元素、常量元素、佝僂病、白肌病、飼糧電解質平衡。 維生素營養 1、各類維生素的吸收利用與轉化(活化過程)、在動物機體內的分布特點、作用、缺乏癥。 2、概念:維生素、脂溶性維生素、水溶性維生素。 飼料添加劑 1、飼料添加劑的概念及分類。 2、各類飼料添加的主要特點,代表性物質。 3、飼用抗生素的作用機制。 各類營養物質的相互關系 各種營養物質之間的轉化、協同性、拮抗性、平衡性。 營養需要及飼料營養價值評定的研究方法 評定飼料營養價值的各種方法、概念及要點。 營養需要與飼養標準 1、飼養標準的內容、特性、應用原則。 2、概念:飼養標準、營養需要。 動物的采食量 1、采食量的概念和意義。 2、采食量的調節。 3、影響采食量的因素。 營養與環境 1、溫熱環境對動物營養的影響。 2、動物營養與環境保護。 各類生產動物營養需要特點 1、維持需要的概念、意義及影響因素。 2、維持需要量特點。 3、生長肥育的營養需要特點、影響生長肥育的因素。 4、繁殖母畜及胎兒的營養生理規律。 5、乳的形成及影響因素。 6、蛋成分的形成及營養因素的影響。 7、役畜工作的營養生理及需要量特點 8、營養對產毛的營養 9、概念:維持需要、基礎代謝、補償生長、孕期合成代謝、短期補飼、初乳、初級毛囊、次級毛囊 三、家畜繁殖學部分 一、家畜生殖器官 1、生殖器官發生于發育 掌握性別決定的原理,性別分化的過程及生殖器官發育畸形 2、公畜的生殖器官及功能 掌握公畜的睪丸、附睪、輸精管、副性腺、尿生殖道、陰莖的結構和功能;掌握馬牛羊豬等不同物種在生殖器官上的差異及與其繁殖性能相適應的組織結構、功能的特點。 3、母畜的生殖器官及功能 掌握母畜的、卵巢、輸卵管、子宮、陰道、外生殖器的結構和功能;掌握馬牛羊豬等不同物種在生殖器官上的差異及與其繁殖性能相適應的組織結構、功能的特點。 二、生殖激素 1、概述 掌握生殖激素的分類方法、生殖激素的種類及其分泌器官、生殖激素作用的特點。 2、腦部生殖激素、下丘腦激素、松果體激素、垂體激素、性腺激素、胎盤促性腺激素、前列腺素和外激素 掌握MLT、GnRH、OXT、FSH、LH、PRL、T、E、P、PMSG、hCG、PG等激素的分泌來源、轉運方式、靶器官、主要生理功能和臨床應用;掌握下丘腦-垂體-性腺生殖調控軸體系工作的原理。 三、雄性動物生殖生理 1、雄性動物生殖機能的發育和性行為 掌握雄性動物生殖器官在胚胎期的發育;掌握睪丸下降的概念,下降時間及隱睪的原因等;掌握初情期前雄性生殖機能的發育;掌握初情期、性成熟、適配年齡和采精頻率等概念。 2、精子的發生和精子的形態 掌握精子的發生過程、精子在附睪中的轉運、成熟和貯存機制、血液-睪丸屏障的結構和功能、精子的形態、結構和變化過程。 3、精液的組成和理化特性 掌握雄性動物射精時各組織的收縮、協同過程;掌握精液的合成和排出原理;掌握精清的主要化學成分及其生理作用;掌握精液的生物物理學特性。 4、精子的代謝和運動 掌握精子的代謝方式的轉變、不同階段的精子的運動形式、環境條件對精子的影響。 四、雌性動物的發情 1、性活動、性成熟 掌握雌性動物性器官發育過程,掌握性成熟、體成熟、初情期、適配年齡等概念。 2、發情周期及其影響因素 掌握雌性動物發情周期的概念、發情周期的階段的劃分及影響發情周期的因素。 3、卵泡發育與排卵及其調節 掌握雌性動物卵泡的發育及其形態特點、影響卵泡發育的因素;掌握卵泡的排卵、閉鎖或退化的過程;掌握卵泡發育和排卵的調控機制。 4、卵子的發生與形態 掌握雌性動物卵子發生的過程、減數分裂的機制,掌握卵子的結構、形態及結構與其生物學功能相適應的特點。 5、機體的生理變化和發情周期的調節 掌握發情周期的不同階段母畜卵巢的變化、生殖道和行為的變化、體內生殖激素水平的變化規律;掌握發情周期的過程和調節機制;掌握季節性發情和非季節性發情的激素調節機制。 6、乏情和異常發情 掌握雌性動物季節性乏情、生理性乏情、病理性乏情的機制,掌握產后發情、異常發情的概念和表現形式。 7、各種動物的發情周期特點與發情鑒定 掌握雌性動物的發情周期特點;掌握發情鑒定的方法;掌握馬牛羊豬等不同動物的發情鑒定方法及操作流程。 8、發情控制 掌握雌性動物誘導發情、同期發情、超數排卵的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 五、受精、妊娠和分娩 1、受精 掌握精子、卵子在受精前的運行、變化和準備;掌握獲能、去能、再獲能等概念;掌握精子穿過雌性生殖道的過程及雌性生殖道對精子的篩選機制和力度;掌握受精的過程和預防多精子穿卵的機制。 2、胚胎的早期發育、遷移和附植 掌握胚胎的早期發育過程及妊娠的識別機制;掌握早期胚胎各階段的特點和營養模式;掌握胚泡附植的位置和機制。 3、胎膜、胎盤和胎兒循環 掌握胎膜、胎盤、胎水的概念、生理作用及作用方式;掌握胎兒循環和母體循環的異同點。 4、妊娠的維持和妊娠母畜的變化 掌握母畜妊娠維持的機制、妊娠母畜的主要生理變化特點;掌握各種家畜妊娠期的時長。掌握妊娠診斷的概念、妊娠診斷的意義、馬、牛、羊、豬妊娠診斷常用的方法。 5、分娩和助產 掌握母畜分娩的預兆、分娩啟動的機制、分娩的過程;掌握牛、羊、豬等助產的方法;掌握產后母畜的護理和新生仔畜的護理方法。 六、家畜的繁殖力 1、繁殖力、提高繁殖力的意義 掌握家畜繁殖力的概念和各評定指標的概念和基本參數;了解提高繁殖力在畜牧生產中的意義;掌握提高畜群繁殖力的措施。 七、人工授精 1、概述 掌握人工授精在家畜生產中的意義;了解人工授精的發展概況。 2、采精 掌握家畜采精場地選擇的具體要求;掌握采精方法的分類及各種家畜常用的采精方法;掌握假陰道法采精技術;掌握各種家畜的采精頻率。 3、精液品質評定 掌握精液品質外觀評定指標、意義及其檢測方法;掌握精子活率、精子密度的概念;掌握精子活率、密度、形態檢測的方法和指標。 4、精液的稀釋和保存 掌握精液稀釋的意義、原理;掌握稀釋液的種類和配制方法;掌握精液稀釋方法和稀釋倍數的確定方法;掌握液態精液的保存與運輸方法、注意事項;掌握精液冷凍保存的原理、精液冷凍保存稀釋液的配制方法及精液冷凍技術。 5、輸精 掌握母畜輸精前的準備工作及輸精要求;掌握母牛、母羊、母豬的輸精方法;掌握影響母畜受胎率的因素。 八、配子與胚胎生物工程 1、胚胎移植 掌握胚胎移植的概念及該技術的發展概況;掌握胚胎移植在畜牧生產上的意義;掌握胚胎移植的生理學基礎和原則、胚胎移植的技術程序、胚胎移植的實際效果和影響因素 2、體外受精 掌握家畜體外獲能、體外成熟及體外受精技術的概念、原理、基本操作程序及影響體外受精效率的因素。 3、克隆技術 掌握家畜胚胎分割、胚胎細胞核移植、體細胞核移植的概念、原理、基本操作程序及影響克隆效率的因素。 4、轉基因技術 掌握轉基因技術的概念、原理、基本操作程序及影響轉基因效率的因素。 5、性別控制 掌握家畜性別控制的概念、原理、目前常用的方法及影響性別控制效率的因素。 6、胚胎干細胞的分離培養技術 掌握動物胚胎干細胞的概念、分離培養技術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8、哺乳動物嵌和體生產 掌握哺乳動物嵌合體的概念、嵌合體生產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
||||
主要參考書目 《動物遺傳學》(第二版),李寧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 《動物營養學》(第二版),楊鳳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 《動物繁殖學》(第五版),朱世恩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 |
原文鏈接:http://yjsc.xjau.edu.cn/2020/0925/c2153a71742/page.htm
以上就是“2021考研大綱:新疆農業大學340農業知識綜合二22021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自命題考試大綱及參考書目”的全部內容,更多考研大綱信息,請多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