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專業(yè):學科教學(音樂)
考試科目:《中外音樂史及綜合音樂分析》
考試代碼:842
考試總分:150分
考試時間:180分鐘
一、考試目的與要求
《中外音樂史及綜合音樂分析》是貴州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藝術學理論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入學初試科目之一。主要考察應試者對音樂學專業(yè)本科階段的骨干課程《中國音樂史》《外國音樂史》《和聲》《曲式與作品分析》的掌握情況,要求考生對《中外音樂史》的基礎知識、基本內容有全面了解。重點對不同時期的音樂文化史實,音樂文化現象,作曲家及其音樂創(chuàng)作、音樂風格有清晰認識。掌握近關系轉調范圍內的四部和聲寫作理論。能識別指定音樂作品中的調性、和聲,并對其序進、技法、布局、特點、風格及在內容表達方面的影響進行詳細的分析、歸納和概括。掌握曲式基本理論,能分析指定作品的整體結構性質并寫出結構圖示。能用適當的文字描述分析對象在結構、和聲、材料等方面的處理情況及發(fā)展脈絡。能總結分析對象在結構、和聲、材料等方面的特點、風格。能在上述分析要求的基礎上理解分析對象的形象表達。具備進一步提高音樂藝術水平和學歷層次的理論基礎。
二、考試的基本內容
第一部分 中國音樂史
(一)遠古、夏、商時期的音樂
1.主要樂舞、樂歌及其特點
2.主要樂器
(二)西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音樂
1.禮樂制度
2.樂舞
3.《詩經》《楚辭》
4.“八音”分類法
5.編鐘文化
6.儒家、墨家的音樂美學思想
(三)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音樂
1.樂府
2.相和歌、相和大曲
3.清商樂、鼓吹樂
4.歌舞戲
5.音樂美學思想
(四)隋、唐、五代時期的音樂
1.宮廷燕樂
2.教坊和梨園
3.變文
4.減字譜
5.李隆基
(五)宋、元時期的音樂
1.曲子、唱賺、散曲
2.鼓子詞與諸宮調
3.雜劇與南戲
(六)明、清時期的音樂
1.戲曲音樂
2.樂器和器樂的發(fā)展
3.樂律學的重要成果
(七)中華民國時期的音樂
1.學堂樂歌
2.王光祈的音樂學研究
3.重要作曲家及其音樂創(chuàng)作特征
4.秧歌劇和民族歌劇
第二部分 外國音樂史
(一)古代希臘和羅馬的音樂
1.主要的樂器
2.古希臘的音樂美學思想
(二)中世紀的音樂
1.格里高利圣詠
2.復調的興起
(三)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
1.主要音樂流派和作曲家
(四)巴羅克時期的音樂
1.巴羅克音樂的整體風格
2.歌劇和清唱劇
3.奏鳴曲與協奏曲
4.亨德爾和巴赫的音樂創(chuàng)作
(五)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
1.前古典時期的器樂
2.格魯克的歌劇改革
3.維也納古典樂派,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的音樂創(chuàng)作
(六)浪漫主義音樂
1.浪漫主義音樂的整體風格特點
2.代表作曲家及其音樂創(chuàng)作
3.民族樂派
(七)20世紀音樂
1.印象主義樂派
2.表現主義音樂
第三部分 綜合音樂分析
(一)和聲
1、 和聲的定義與概述
2、 有關和聲的一些基本術語概念
3、和弦的類型與名稱
4、正三和弦及其轉位
5、屬七和弦及其轉位
6、副三和弦及其轉位
7、其它七和弦、九和弦
8、重屬和弦
9、離調、轉調
10、和弦外音
11、變和弦、持續(xù)音
12、交替大小調體系
13、等音轉調
14、調性布局與和聲分析的某些問題
(二)曲式
1、曲式的定義與概述
2、有關曲式結構的一些基本術語概念
3、曲式發(fā)展的基本結構原則
4、音樂的陳述類型
5、音樂的表現手段
6、樂段與一部曲式
7、單二部曲式
8、單三部曲式
9、復三部曲式
10、復二部曲式
11、變奏曲式
12、回旋曲式
13、奏鳴曲式
14、回旋奏鳴曲式
三、考試題型、題量及分值
1、名詞解釋(6題) 分值約30分
2、簡答題(4題) 分值約20分
3、論述題(2題) 分值約40分
4、作品分析(1題) 分值約60分
四、考試參考書
1、孫繼南、周柱銓:《中國音樂通史簡編》,山東教育出版社,2015年1月第2版。
2、余志剛:《西方音樂簡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
3、高為杰、陳丹布:《曲式分析基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2版。
4、﹝蘇﹞伊·杜波夫斯基、斯·葉甫謝耶夫、伊·斯波索賓、符·索科洛夫合著:《和聲學教程》,人民音樂出版社,2008年3月第2版。
貴州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2020年9月15日
原文標題:2021年全國統考全日制、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大綱(初試)
原文鏈接:https://yjsc.gznu.edu.cn/info/1077/7141.htm
以上就是“2021考研大綱:貴州師范大學音樂學院2021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中外音樂史及綜合音樂分析》考試大綱”的相關內容,更多考研信息,請持續(xù)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