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久99久久久毒国产-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免费观看-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97-午夜寂寞剧场-午夜激情影院

2021考研大綱:江西農業大學340農業知識綜合二2021年碩士研究生自命題考試大綱

距2026研究生考试仅剩258

  2022复试蓝皮书

考研大綱是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命題的唯一依據,也是考生復習備考必不可少的工具書,為方便大家,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21考研大綱:江西農業大學340農業知識綜合二2021年碩士研究生自命題考試大綱”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考試大綱性質

《農業知識綜合二》是報考江西農業大學農業碩士畜牧領域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科目之一。《農業知識綜合二》側重于動物生產類綜合知識的考查。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動物科學相關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能夠分析、判斷和解決有關實際問題。考試內容主要涵蓋動物生理學、動物遺傳育種學、動物營養與飼料學、動物繁殖學等課程。

二、考試要求

考生應全面系統地掌握動物生理、動物遺傳育種、動物繁殖、動物營養與飼料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并能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判斷和解決動物生產中的有關實際問題。

三、試卷結構

試卷總分 150 分,其中動物遺傳育種學 40 分,動物繁殖學 35分,動物營養與飼料 40 分,動物生理學 35 分。

四、考試方式 及 時間

考試方式:筆試,閉卷;考試時間:180 分鐘。

一 、《動物生理學》考試大綱緒論

1、體液與內環境的概念

2、穩態的概念及其生理意義

3、機體生理功能的調節方式

第一章 細胞的基本功能

1、細胞膜物質轉運的方式及其機制

2、細胞的興奮性與生物電現象,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的概念及其產生機制

3、神經肌肉間的興奮傳遞過程。

第二章 血液

1、血液的組成與理化性質,血漿蛋白的功能,血漿滲透壓

2、紅細胞與白細胞的生理功能

3、血液凝固與纖維蛋白溶解的機理,促進與延緩血液凝固的方法

4、血型的概念、意義及在動物生產中的應用

第三章 血液循環

1、心肌的生物電現象及心肌的生理特性

2、心臟的泵血功能,心動周期、心率及心輸出量的概念

3、動脈血壓及其影響因素

4、微循環的組成及特點

5、組織液的生成及其調節

6、心血管活動的神經與體液調節

第四章 呼吸

1、肺通氣的原理,胸內壓、肺內壓、肺容量及肺通氣量的概念

2、氣體的交換過程及運輸方式,氧離曲線的生理意義

3、神經體液因素對呼吸的調節機理

第五章 消化與吸收

1、動物的采食特點

2、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3、胃腸道的運動及其調節

4、主要消化液的成分、分泌特點

5、主要胃腸激素的生理功能

6、反芻動物的消化特點

7、主要營養物質的吸收及其原理

第六章 能量代謝及體溫

1、基礎代謝和靜止能量代謝的概念

2、動物的產熱與散熱過程

3、恒溫動物的體溫調節機制

第七章 排泄與滲透壓調節

1、尿的理化性質

2、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及其影響因素

3、腎小管與集合管的重吸收、分泌及排泄作用

4、尿生成的調節

5、水鹽平衡和滲透壓調節

第八章 神經系統

1、神經元活動的規律,神經纖維傳導興奮的特征,突觸傳遞的特點

2、反射中樞活動的一般規律

3、神經系統的感覺與運動功能

4、神經系統對內臟活動的調節特點,植物性神經系統的結構及功能

特點

5、腦的高級機能,條件反射的形成及其意義

第九章 內分泌

1、激素的概念與分類,激素的特點及其作用機制

2、下丘腦分泌的主要激素及其生理功能

3、垂體分泌的主要激素及其生理功能

4、下丘腦-垂體-靶腺軸的調節機制

5、甲狀腺激素的結構、功能及其分泌的調節

6、甲狀旁腺激素的結構、功能及其分泌的調節

7、胰島激素的結構、功能及其分泌的調節

8、腎上腺激素的結構、功能及其分泌的調節

第十章 生殖與泌乳

1、動物的性腺發育特點及生殖周期的概念

2、雄性生殖生理,睪丸的生精作用,睪丸激素的功能及其調節

3、雌性生殖生理,卵巢的生卵作用,雌激素與孕激素的分泌特點、生理功能及其調節

4、乳的生成過程及其調節,排乳反射及其調節

參考書目

1. 《動物生理學》楊秀平、肖向紅、李大鵬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年,第三版。

二 、《動物遺傳育種學》考試大綱緒論

1、 動物遺傳育種研究的目的和任務

2、 動物遺傳育種的發展簡史

3、 動物遺傳育種與動物生產的關系(重點)

第一章 遺傳的基本規律

本章的重點和難點:重點是基因、等位基因、基因型、表現型與環境之間的關系、顯性原理、復等位基因、分離定律、自由組合定律、連鎖互換定律;難點是三大遺傳定律的實質與驗證、交換率的計算、三點作圖。

1.1 幾個基本概念

1.1.1 基因型、表現型與環境

1.1.2 顯性效應及原理

1.1.3 復等位基因

1.2 分離定律

1.2.1 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

1.2.2 分離現象的假說與驗證

1.2.3 分離定律在動物生產中的應用

1.3 自由組合定律

1.3.1 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

1.3.2 自由組合定律的驗證

1.3.3 自由組合定律在動物生產中的應用

1.4 連鎖互換定律

1.4.1 連鎖與互換

1.4.2 互換率的測定

1.4.3 基因定位和遺傳連鎖圖譜

第二章 群體遺傳學基礎

本章的重點和難點:重點是基因頻率與基因型頻率的計算、Hardy-Weinberg 平衡的實質及其影響因素;難點是 Hardy-Weinberg平衡的實質及其影響因素。

2.1 基因頻率和基因型頻率的計算

2.2 Hardy-Weinberg 平衡定律的主要內容

2.3 影響 Hardy-Weinberg 平衡的主要因素

第三章 數量遺傳學基礎

本章的重點和難點:重點是遺傳力、重復力和遺傳相關的估計方法;難點是遺傳力、重復力和遺傳相關的估計。

3.1 數量性狀的遺傳

3.1.1 數量性狀的概念及特征

3.1.2 數量性狀的多基因假說

3.1.3 數量性狀表型值與表型方差的剖分

3.2 數量性狀的遺傳力

3.2.1 遺傳力的概念

3.2.2 遺傳力的估計方法

3.2.3 遺傳力的主要用途

3.3 數量性狀的重復力

3.3.1 重復力的概念

3.3.2 重復力的估計方法

3.3.3 重復力的主要用途

3.4 性狀間的遺傳相關

3.4.1 遺傳相關的概念

3.4.2 遺傳相關的估計方法

3.4.3 遺傳相關的主要用途

第四章 家畜的起源、進化與品種

本章的重點和難點:重點是家畜的馴養與馴化,家畜在馴化下的變異,品種的概念及標準,畜品種的分類;難點是家畜品種的概念及標準。

4.1 家畜的遺傳與進化

4.1.1 家畜的祖先

4.1.2 家畜的馴化及其在馴化中的變化

4.2 家畜的品種

4.2.1 品種的概念及標準

4.2.2 品種形成的條件

4.2.3 品種的分類

第五章 家畜的生產性能測定

本章的重點和難點:重點是生產性能測定的內容和方法;難點是性能測定的方法。

5.1 生產性能測定

5.1.1 性能測定的概念及重要性

5.1.2 性能測定的目的和內容

5.2 性能測定的形式

5.2.1 測定站測定和場內測定

5.2.2 大群測定和抽樣測定

5.2.3 個體、同胞與后裔測定

第六章 選擇原理和方法

本章的重點和難點:重點是人工選擇的實質和作用,質量性狀的選擇,數量性狀的選擇反應及選擇效果的影響因素;難點是對顯性基因的選擇方法,選擇反應及提高選擇效果的措施,相關性狀的選擇反應。

6.1 選擇的概述

6.1.1 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

6.1.2 人工選擇的實質和作用

6.1.3 數量性狀與質量性狀選擇的區別

6.2 質量性狀的選擇

6.2.1 對隱性基因的選擇

6.2.2 對顯性基因的選擇

6.3 數量性狀的選擇

6.3.1 選擇差與選擇反應

6.3.2 選擇反應的影響因素

6.3.3 相關性狀的選擇反應

第七章 個體的遺傳評定

本章的重點和難點:重點是育種值估計原理,單一親屬信息來源的育種值計算,綜合選擇指數制訂,最佳線性無偏估計(BLUP)的基本原理及優勢;難點是多種親屬信息來源的育種值計算,相關性狀的選擇指數制訂,BLUP 估計育種值。

7.1 個體育種值的估計

7.1.1 育種值的概念及實質

7.1.2 育種值估計的基本原理

7.2 單性狀的育種值計算

7.2.1 單一親屬信息來源的育種值計算

7.2.2 多種親屬信息來源的育種值計算

7.3 多性狀的育種值計算

7.3.1 綜合選擇指數與簡化選擇指數

7.3.2 不相關性狀的綜合選擇指數制訂

7.3.3 相關性狀的綜合選擇指數制訂

第八章 個體選配

本章的重點和難點:重點是同質、異質選配的實質及用途,近交、雜交選配的實質及用途,近交系數與親緣系數的計算;難點是各種類型選配的實質,近交系數與親緣系數的計算。

8.1 選配的概念、作用及分類

8.1.1 概念

8.1.2 作用

8.1.3 分類

8.2 品質選配

8.2.1 同質選配的實質及用途

8.2.2 異質選配的實質及用途

8.3 親緣選配

8.3.1 近交選配的實質及用途

8.3.2 雜交選配的實質及用途

8.4 近交系數的計算

8.4.1 個體近交系數的計算

8.4.2 群體近交系數的計算

8.4.3 親緣系數的計算

第九章 家畜品系與品種 的培育

本章的重點和難點:重點是品系培育方法,專門化品系的組成及培育,雜交育種的步驟,畜群雜交改良方法;難點是群體繼代選育法,專門化品系的組成及培育方法,雜交育種與雜交改良。

9.1 品系培育的概念和發展

9.1.1 概念

9.1.2 發展

9.2 品系的培育

9.2.1 系祖建系法

9.2.2 近交建系法

9.2.3 群體繼代選育法

9.2.4 專門化品系的培育

9.3 品種的培育

9.3.1 雜交育種方法分類

9.3.2 雜交育種步驟

9.4 畜群的雜交改良

9.4.1 引入雜交及其注意事項

9.4.2 級進雜交及其注意事項

第十章 雜種優勢及其利用

本章的重點和難點:重點是雜種優勢的來源及度量方法,雜交方式,雜種優勢利用的幾個主要環節;難點是雜種優勢的計算,雜種優勢效果的預測,配合力測定。

10.1 雜種優勢概述

10.1.1 雜種優勢的概念

10.1.2 雜種優勢學說

10.1.3 雜種優勢的計算

10.2 雜交的方式

10.2.1 固定雜交方式

10.2.2 輪回雜交方式

10.3 雜交優勢利用的主要環節

10.3.1 親本群體的選擇

10.3.2 雜交效果的預測

10.3.3 配合力測定

參考書目: :

1. 李寧主編,動物遺傳學(第 3 版),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 年。

2. 張沅主編,《家畜育種學》,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

三、《動物營養與飼料學》考試大綱

(一)、動物營養學部分

緒 緒 論

1、動物營養的概念和任務;

2、動物營養學在現代動物生產中的重要作用;

3、動物營養學的歷史、現狀和未來;

4、動物營養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第一章 動物與飼料的化學組成

1、飼料、營養物質、營養的基本概念;

2、飼料與動物體的基本組成成分、基本功能及其變化規律;

3、飼料與動物體組成成分的差別;

4、飼料養分含量的一般表示方法。

第二章 動物對飼料的消化

1、動物的消化力與飼料的可消化性、表觀消化率與真消化率的概念及其區別;

2、各種動物對飼料的消化、吸收方式;

3、各類動物的消化特點;

4、影響動物消化率的主要因素。

第三章 水的營養

1、水的性質和生理作用;

2、動物體內水的平衡及調節;

3、動物對水的需要量及其影響因素。

第四章 蛋白質的營養

1、蛋白質的組成、營養生理作用;

2、非蛋白氮、必需氨基酸、可消化氨基酸、可利用氨基酸及有效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及限制性氨基酸、瘤胃降解蛋白質、瘤胃非降解蛋白質的概念;理想蛋白、氮素循環、蛋白質周轉代謝、氨基酸的不平衡、缺乏及拮抗的含義;

3、非反芻動物、反芻動物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的特點;

4、蛋白質質量的評定方法;

5、瘤胃微生物對氮的消化與利用,以及瘤胃微生物蛋白的品質特點及反芻動物對非蛋白質氮的利用。

第五章 碳水化合物的營養

1、碳水化合物的組成,分類和主要性質;

2、碳水化合物的含義、營養生理作用及反芻與非反芻動物飼料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利用過程及異同;瘤胃中碳水化合物發酵產生的各種揮發性脂肪酸(VFA)不同比例對能量利用效率的影響、

3、粗纖維在動物營養與飼養中的作用;影響動物對粗纖維利用的主要因素;

4、NSP 的概念、營養特性即其正面與負面營養作用及消化吸收。

第六章 脂類的營養

1、脂類的組成、分子結構及主要性質;脂類在植物體和動物體中的存在形式;

2、非反芻動物和反芻動物脂肪類消化、吸收和代謝的異同;脂肪的額外能量效應及其可能的機制;

3、必需脂肪酸的概念、種類、生理作用與缺乏癥以及動物必需脂肪酸的來源及供給。

第七章 能值

1、動物體能量的來源及衡量單位;

2、飼料能量在動物體內的轉化過程和各種能值(總能、消化能、代謝能、凈能、糞能、尿能、表觀消化能、表觀代謝能、真消化能、真代謝能及熱增耗)的概念及影響因素;豬、禽、反芻動物的能量評定體系;

3、飼料能量利用效率及影響飼糧能量利用率的因素。

第八章 礦物質營養

1、動物體內礦物元素含量和分布;

2、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的基本概念、主要常量元素以及主要微量元素的生理作用、特征性缺乏癥及供給。

第九章 維生素的營養

1、維生素的基本概念及分類;脂溶性維生素與水溶性維生素的比較;

2、脂溶性維生素及主要水溶性維生素的生理作用、特異性缺乏癥及供給。

第十章 飼料添加劑

1、飼料添加劑的概念、分類及發展方向;

2、抗生素、益生素、酶制劑等飼料添加劑的主要種類及其作用特點、應用效果、使用方法和發展方向;添加劑的正確使用。

第十一章 各類營養物質的相互關系

1、能量和其他營養物質的相互關系

2、蛋白質、氨基酸與其他營養物質的關系

3、礦物質與維生素的關系

第十二章 營養需要與飼料營養價值評定的研究方法

1、評定飼料養分利用率及營養需要量中常用的方法;

2、化學分析法、消化試驗法、代謝試驗和生長試驗法的方法、原理、步驟及注意事項。

第十三章 營養需要與飼養標準

1、營養需要與飼養標準的發展與形成過程;

2、 動物營養需要、飼養標準的概念,飼養標準的基本特性、局限性、內容與應用的基本原則,常用指標及衡量單位;

3、綜合法與析因法的概念及其在實際生產中的意義和作用。

第十四章 動物的采食量

1、不同動物的采食方式;

2、 采食量的基本概念,如何衡量采食量在動物生產中的作用和意義, 影響采食量的因素;

第十五章 營養與環境

1、溫熱環境與動物生產的關系;

2、溫熱環境對動物營養的影響:

3、動物與環境污染的關系及保護環境的營養措施。

第十六章 維持的營養需要

1、維持營養需要、基礎代謝、絕食代謝、內源尿氮、代謝糞氮的概念;維持需要意義;確定維持營養需要的基本方法及影響維持營養需要的因素;

2、動物在維持狀態時對能量、蛋白質、礦物元素和維生素的需要。

第十七章 生長肥育的營養需要

1、生長、肥育的基本概念,動物生長發育和養分沉積的規律及其影響因素;

2、確定生長肥育動物營養需要的方法和原理。

第十八章 繁殖的營養需要

1、營養對繁殖周期各階段影響的基本規律;

2、繁殖周期中母畜和胎兒的營養生理規律;

3、母畜妊娠期的營養需要特點及需要模型;飼料營養水平與種公畜配種能力的關系。

第十九章 泌乳的營養需要

1、 各種動物的泌乳規律、乳的成分、標準乳與乳的形成;

2、營養對泌乳的影響:

3、泌乳奶牛對能量、蛋白質需要的計算方法。

第二十章 產蛋的營養需要

1、家禽產蛋營養生理特點、蛋的組成及形成生理;

2、 產蛋的營養需要及影響因素。

第二十二章 產毛的營養需要

1.毛的成分和形成規律;

2.產毛的營養需要特點及影響產毛的營養因素。

參考書目:

1. 周安國、陳代文主編,《動物營養學》(第二版),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

(二)、飼料學部分

第一章 緒論:

飼料及飼料學定義 ;飼料學性質、任務和內容 ;世界飼料業發展概況 ;中國飼料業發展概況 ;飼料業發展趨勢。

第二章 飼料化學:

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 、脂類 、礦物質 、維生素的主要種類、性質、在飼料中存在形式及其在動物體內的消化代謝過程和生理作用。

第三章 飼料營養價值評定:

飼料營養成分化學分析;能量測定及計算,蛋白質生物學價值,氨基酸可利用率的評定。

第四章 飼料分類:

國際飼料分類法,中國飼料分類法和習慣飼料分類法;分類依據;各類飼料的特點。

第五章 青綠飼料:

青綠飼料的營養特性及影響因素;主要青綠飼料種類、營養特點、加工方式和應用方法。

第六章 青貯飼料:

青貯飼料的營養特點、制作原理、過程和影響因素;青貯飼料的質量評價及利用。

第七章 粗飼料:

青干草、草粉、稿秕與飼用林產品飼料種類、營養特點、加工調制原理與方法、應用方法。

第八章 能量飼料:

谷實飼料、糠麩飼料、塊根塊莖及其加工副產品和其他能量飼料的種類、代表品種、營養特點、加工貯存方法和飼用價值。

第九章 蛋白質飼料:

植物性、動物性、單細胞蛋白質飼料和非蛋白氮飼料的種類、代表品種、營養特點、加工貯存方法和飼用價值。

第十章 營養性飼料添加劑:

營養型飼料添加劑的種類、作用及其在飼料中的合理應用。

第十一章 非營養型飼料添加劑:

非營養型飼料添加劑的種類、作用及其在飼料中合理應用。

第十二章 飼料配方設計與配合飼料生產:

全價飼料、濃縮飼料、預混料的概念,配方設計方法與技巧,配合飼料生產工藝,飼料質量管理內容和規程。

第十三章 飼料與畜產品品質:

飼料與胴體品質和肉品質、飼料與禽蛋品質、飼料與牛奶品質、飼料與毛品質關系等及其影響機制。

參考 書目:

1. 王成章、王恬主編.《飼料學》(第二版),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

四、《動物繁殖學》考試大綱

一、雄性動物生殖生理和人工授精

1、性成熟及性行為

(1)性發育階段

(2)影響性成熟的因素

(3)性行為的表現

(4)引起性行為的機理

2、精子的發生和形態

(1)精子的發生

(2)精子的形態結構

3、精液組成和理化特性

(1)精液組成

(2)精液中成分及其功用

(3)精液的功能

4、精子的生理特性

(1)精子的糖酵解

(2)精子呼吸

(3)精子的活力

5、外界因素對體外精子的影響

(1)溫度

(2)光照和輻射

(3)pH 值

(4)滲透壓

(5)稀釋倍數

(6)電解質

(7)化學作用

6、采精

(1)采精前的準備

(2)采精技術操作—公畜調教、采精方法、公豬的采精。

(3)采精頻率

7、精液品質檢查

(1)檢查的條件和要求

(2)檢查的內容與方法—外觀與精液量、精子活力、密度、精子形態、精子抗力。

8、精液的稀釋和保存

(1)稀釋的目的

(2)稀釋液中各種成分及其作用

(3)配制稀釋液的要求

(4)稀釋倍數的確定

(5)精液稀釋時注意的事項

9、精液保存

(1)精液的保存方法

(2)常溫保存—原理、豬精液常溫保存方法。

(3)低溫保存—原理、方法。

(4)冷凍保存—冷凍保存精液的原理、冷凍保存稀釋液、冷凍精液劑型、牛冷凍精液操作技術。

10、輸精

(1)輸精前準備

(2)輸入精液量和精子數

(3)輸精時機的確定

(4)輸精方法

二、雌性動物生殖生理

1、卵泡的發育和卵子的發生

(1)卵泡的發育

(2)卵子的發生和卵子的形態結構

(3)卵子與卵泡發育的關系

(4)卵子的形態構造

(5)卵母細胞成熟機理

2、排卵和黃體的形成

(1)排卵—排卵的類型、排卵的部位、排卵的過程。

(2)黃體—黃體的形成過程、黃體的類型。

3、雌性動物的發情周期

(1)發情的概念和特征

(2)發情周期的概念和類型

(3)發情周期階段的劃分及其各階段的特點

(4)發情周期的調節機理

4、乏情、產后發情和異常發情

(1)乏情

(2)產后發情

(3)異常發情(安靜發情、斷續發情、短促發情、孕后發情)

5、發情鑒定

(1)發情鑒定方法—觀察外部表現、陰部檢查法、直腸檢查卵巢變化(適用于牛、馬、驢等大家畜)、公畜試情。

(2)牛、豬的發情鑒定

三、繁殖技術

1、誘發發情

(1)誘發發情的概念和機理

(2)誘發發情的方法

2、同期發情

(1)同期發情的概念和機理

(2)同期發情與誘發發情的區別

(3)同期發情的機理和控制黃體消長的途徑

3、排卵控制

(1)誘發排卵

(2)誘發產雙胎

4、誘發分娩

(1)誘發分娩的概念

(2)誘發分娩的方法

5、胚胎移植概述

(1)胚胎移植的概念

(2)胚胎移植的發展概況

(3)胚胎移植的程序

6、胚胎移植的操作程序

(1)供體和受體的選擇

(2)同期發情

(3)供體的超數排卵和受精

(4)胚胎采集

(5)胚胎檢查

(6)保存和培養

(7)胚胎移植

7、配子和胚胎的生物工程技術

(1)胚胎的分割

(2)胚胎和卵母細胞的體外保存技術

(2)體外受精

(3)胚胎的性別鑒定

(4)卵子和胚胎的顯微外科手術

(5)精子的性別分離

(6)核移植

(7)基因轉移

(8)胚胎的嵌合

參考書 目:

1. 楊利國主編,《家畜繁殖學》(第二版),中國農業出版社,2010。

原文標題:江西農業大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自命題考試大綱

原文鏈接:http://yanjiusheng.jxau.edu.cn/1035/list.htm


以上就是“2021考研大綱:江西農業大學340農業知識綜合二2021年碩士研究生自命題考試大綱”的相關內容,更多考研信息,請持續關注研線網

X

掃碼添加獲取各院校復試名單及錄取名單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除非來源注明研線網,否則內容均為網絡轉載及整理,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文章由本站編輯整理發出,僅供個人交流學習使用。如本站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責任編輯:劉艷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性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 | 手机天堂 | 最近中文字幕无吗高清免费视频 |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九七 | 综合久久久久综合体桃花网 | 手机在线精品视频每日更新 | 污视频在线 | 日日拍夜夜操 | 色天天综合 |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 | 青青草原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乱强伦 | 在线看国产 | 欧美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 | 色免费网站 | 午夜不卡av免费 | 欧美视频在线不卡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观看 | 五月婷综合 | 特级aaa片毛片免费观看 | 亚洲高清影院 | 亚洲免费网站观看视频 | 日本综合在线观看 | 欧美亚洲日本一区 | 在线免费观看日本 | 四虎8848| 视频大全在线观看免费 |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 | 日韩中文网 | 青青草国产免费国产 | 欧美一级免费片 | 欧美香蕉在线 | 色橹橹欧美在线观看高清视频 | 清清草视频 | 欧美太黄太色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 | 天天干夜夜噜 | 色综合天天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