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招生考試屬于擇優選拔性考試,考試大綱及書目僅供參考,考試內容及題型可包括但不僅限于以上范圍,主要考察考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考試目的
《城市規劃基礎》是城鄉規劃學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的科目之一。測試考生對與城鄉規劃學相關的基本概念、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應用分析能力。結合城鄉規劃學科特點,要求考生掌握城市規劃的基本知識和基礎理論,并能運用相關理論和方法分析相關城市規劃問題,為城鄉規劃學高級專門人才的培養服務。
二、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三、試卷的題型結構
題型 所占分值
選擇題 20
名詞解釋題 30
簡答題 40
材料分析題 30
論述題 30
四、考查的知識及范圍
(一)城市規劃原理
1、城市與城鎮化
(1)城市的定義,城市化的含義。
(2)城市化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世界城市化的歷史過程,中國城市化的道路。
(3)城市與區域發展的一般規律(城市與區域的相互關系、區域城鎮體系及城鄉發展的一般規律)
2、城市規劃的任務、體制、類型與編制內容
(1)城市規劃的作用和任務,城鄉規劃體制。
(2)城市規劃的工作內容與特點、調查研究和基礎工作。
(3)城市規劃的層面及其主要內容
3、城市用地分類及其適用性評價
(1)城市用地概述。
(2)城市用地適用性評價。
(3)城市用地分類與用地構成。
4、不同層面規劃的內容和方法
(1)城鎮體系規劃的主要內容、工作方法。
(2)城市總體規劃的作用與特點,城市發展戰略的研究(城市發展戰略的內容、城市職能、主導產業的選擇、城市性質、城市規模的構成、預測),城市總體布局,總體規劃的編制。
(3)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定義與特征、發展背景、主要內容和成果、主要控制指標的定義。
(4)修建性詳細規劃的定義與特征、主要內容和成果。
5、居住區規劃
(1)居住區概述(住宅區的定義、居住區規劃和社區規劃、居住區的用地構成、居住區的規模和類型)。
(2)居住區的規劃結構與形態(影響居住區規劃結構的主要因素、居住區規劃結構的基本形式)。
(3)居住區的公共服務設施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居住區公建設施的構成與規劃特征、公建配套設施的項目與規模、公建設施的規劃布置原則)。
(4)居住區外部空間設計(居住區的外部空間特征、外部空間的構成要素與空間限定、住宅群體空間組合、公共建筑布局與外部空間組織)。
(5)居住區的交通方式與道路系統規劃、綠地與景觀規劃、市政工程規劃、豎向規劃設計與經濟技術指標。
6、城市設計
(1)城市設計的定義和特征。
(2)城市規劃與城市設計的關系。
(3)城市設計的內容層次、思潮和技法。
(4)城市公共空間設計。
7、城市交通與道路系統
(1)城市交通系統與城市發展,城市交通與城市總體布局。
(2)城市道路系統規劃,停車場布置,對外交通設施與用地布局,城市交通的綜合規劃。
8、城市生態與環境規劃
城市生態規劃、環境規劃、綠地規劃。
9、城市工程系統規劃
城市給水排水系統規劃、能源工程系統規劃、通信工程系統規劃、環境衛生工程系統規劃、防災工程系統規劃、管線綜合規劃、用地豎向規劃。
10、城市規劃實施與管理
城市規劃實施的目的與作用、管理和監督檢查。
(二)中國城市建設史
1、中國城市的產生與先秦時期的城市
原始居民點的形成及特征,中國城市的產生和形成,西周城建制度及其影響(周禮考工記),春秋戰國時期的營城思想(管子)。
2、秦漢時期的城市
秦漢時期城市發展和建設的主要特點,秦咸陽、漢長安、東漢都城洛陽的建設布局特征。
3、魏晉至隋唐時期的城市
魏晉至隋唐時期城市發展和建設的特點,曹魏鄴城、六朝都城建康城、北魏洛陽城、隋唐長安城、隋唐洛陽城的建設布局特征。
4、五代宋元時期的城市
五代宋元時期城市發展和建設特點,北宋都城開封和南宋臨安城的建設布局,宋代蘇州、泉州和廣州的建設布局,元朝大都城的規劃與建設。
5、明清(至鴉片戰爭)時期的城市
明清城市發展和建設特點,明代南京城的建設布局,明清時期北京城的建設布局,明清時期地區中心城市——西安、成都,明代的邊防重鎮——大同、宣府,清代皇家園林城市——承德,明清時代工商業、手工業城市——揚州、景德鎮。
6、中國近代城市
中國近代城市的發展與變化,近代城市發展變化的類型與階段,青島、大連、長春、南京、上海等近代城市規劃與建設。
古代的城市規劃思想(中國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會和政治體制背景、西方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會和政治體制背景)
(三)外國城市建設史
1、西方古代城市
古埃及的城市,兩河流域和波斯的城市,古印度與古代美洲的城市,古希臘的城市,古羅馬的城市。
2、中世紀封建城市
西歐中世紀封建城市,東羅馬與俄羅斯的中世紀封建城市,阿拉伯國家與其它伊斯蘭教國家以及印度、日本的中世紀封建城市。
3、文藝復興與巴洛克時期的城市
文藝復興時期理想城市的布局特征,羅馬改建的特點,羅馬市政廣場和威尼斯圣馬可廣場的空間布局特征。
4、絕對君權時期的城市
絕對君權時期凡爾賽的建設布局特征,巴黎的協和廣場的空間布局特征。
5、近代資本主義初期的城市
資本主義工業城市的產生,倫敦、巴黎、圣彼得堡和阿姆斯特丹的城市改建,華盛頓的朗方規劃,空想社會主義城市思潮,田園城市、工業城市和帶形城市理論的主要思想。
6、1900年代至二戰前的城市
蓋迪斯的理論貢獻,沙里寧的有機疏散理論,格里芬的堪培拉規劃,柯布西耶的機械理性主義城市規劃思想,昌迪加爾和巴西利亞的規劃,鄰里單位與劃區理論,《雅典憲章》,廣畝城市,帶形與指狀發展城市,1935年莫斯科規劃。
7、二戰后期至1960年代的城市規劃
大倫敦規劃,巴黎地區總體規劃,華盛頓放射長廊規劃,莫斯科城市總體規劃,衛星城理論與新城運動,戰后的國土規劃與區域規劃,Team10的“簇群城市”。
8、1970~1980年代的城市規劃思想
后現代主義城市規劃思想的主體特征,文脈主義與拼貼城市,場所理論,現代城市設計的思想,《馬丘比丘憲章》,劉易斯芒福德的人本主義規劃思想。
9、1990年代以來的城市規劃思想
世界城市與全球城市體系,城市/區域管制與新區域主義,新城市主義的基本思想,精明增長與增長管理,生態城市的規劃思想。
五、考試注意事項
1、所有題目(含選擇、填空)的答案必須填寫在答題紙上,并標注好題號,否則無效。
2、請自帶鉛筆、三角板等答題工具。
3、簡答題作答時緊扣問題,簡明扼要,不做無關的漫談與聯想。
以上就是“2021考研大綱:云南大學647-《城市規劃基礎(自命題)》考試大綱”的相關內容,更多考研信息,請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