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試考試大綱
925材料科學基礎
一、考試性質
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專業課考試科目。
二、考查目標
本科目內容包括材料的微觀組織與性能之間的關系,材料相關基本概念及其應用,材料中的共性基礎問題。本科目主要考查考生對《材料科學基礎》基本理論的掌握程度以及應用基本理論分析材料問題的能力。
三、考試形式
本考試為閉卷考試,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試卷結構:填空題;判斷題;簡答題;綜合分析題。
四、考試內容
一)緒論
了解材料科學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材料科學的發展簡史。
(二)原子結構和鍵合
了解物質由原子組成,而組成材料的各元素的原子結構和原子間的鍵合是決定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 描述原子的電子結構的4個量子數 。
(三)固體結構
重點掌握晶體學的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包括選取晶胞的原則、常見晶體的指數標定、面間距的確定和計算、典型結構的配位數、原子數、間隙等確定。
(四)晶體缺陷
空位、間隙原子、點缺陷的平衡濃度、刃型位錯、螺型位錯、混合位錯、全位錯、不全位錯、柏氏回路、柏氏矢量、柏氏矢量的物理意義、柏氏矢量的守恒性、位錯的滑移、位錯的交滑移、位錯的攀移、位錯的交割、割階、扭折等基本概念,材料的表面與界面。
(五)固體中原子及分子的運動
重點掌握擴散的基本理論和概念,包括菲克定律、擴散系數及其影響因素等內容,并會用這些理論解決常見的實際問題。
(六)材料的形變與再結晶
掌握晶體、多晶體和合金的彈塑性變形理論及冷變形金屬在加熱過程中發生的變化。
(七)單組元相圖及純晶體的凝固
掌握相律、相圖的基本概念以及純晶體凝固理論。
(八)二元系相圖及合金的凝固
掌握相圖的基本理論,常見二元相圖的結構、分析內容和方法;了解二元合金的凝固理論。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允許攜帶無存儲功能的計算器。
復試考試大綱
F1701材料綜合
一、考試性質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復試的筆試科目。
二、考查目標
本考試考查考生對材料基礎知識及其相關應用的掌握能力,針對碩士專業學位的特點,注重測評考生的綜合能力和科研潛力,以利于有科研能力和實踐經驗的考生入學,為國家經濟建設選拔和培養高素質人才。
三、考試形式
本考試為閉卷考試,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試卷結構:簡答題100%。
四、考試內容
1、原子鍵合方式,晶體學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
2、晶體缺陷:點缺陷,位錯(基本類型和特征、柏氏矢量、位錯的運動、實際晶體中的位錯),表面及界面(外表面、晶界和亞晶界、孿晶界、相界);
3、固體中原子及分子的運動的菲克定律;擴散的熱力學分析與擴散激活能分析;影響擴散的因素和離子晶體中的擴散;
4、二元系相圖及合金的凝固:相圖的表示和測定方法;相圖熱力學的基本要點(自由能——成分曲線、公切線原理、杠桿法則、二元相圖的幾何規律);二元相圖分析(勻晶相圖、共晶相圖、包晶相圖);
5、無機非金屬材料的種類及性能特點
6、高分子的基本概念、聚合物的命名與分類
7、逐步聚合、自由基聚合及離子聚合,掌握各反應類型的反應機理及反應特點
8、共聚合反應:掌握共聚物的微分組成方程、Q-e方程
9、聚合物的化學反應:掌握反應類型及重要聚合物的制備
10、聚合物的結構和分子運動:掌握高分子鏈結構、聚集態結構、高聚物的分子熱運動、高聚物的玻璃化轉變及高聚物的粘性流動
11、納米材料的概念、分類、基本效應
12、納米材料的制備方法概述
13、納米材料熱學和光學特性
14、材料的常規測試方法和特點(X射線衍射分析,透射電子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差熱分析,熱重分析,紅外光譜)。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允許攜帶無存儲功能的計算器。
點擊查看:017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原文標題:中國海洋大學2021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考試大綱
原文鏈接:http://yz.ouc.edu.cn/2020/0916/c5926a299781/page.htm
以上就是研線網小編整理“2021考研大綱:中國海洋大學017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21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考試大綱”的全部內容,更多考研大綱信息,請持續關注研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