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師、同學:
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即將開始,為方便廣大考生及時獲取考試信息,學院特發布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以供參考。
備注:2021年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第四單元考試科目,采用全國統考題 408-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150分)
2020 年 9 月 4 日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農業工程與信息技術專業學位《農業知識綜合三》考試大綱(2020 版)
《農業知識綜合三》(科目代碼:341)包含程序設計、數據庫技術與應用、網絡技術與應用三部分考核內容。本考試大綱分別對三部分的考核內容予以說明。
科目一:程序設計
Ⅰ.考查目標
要求考生能夠掌握程序設計的相關專業素質和基本能力。具體包括:
一、 基本能力要求
1.具備編寫一般程序的能力;
2.具備閱讀分析程序的能力;
3.具備調試程序的能力;
4.具備糾正錯誤程序的能力。
二、基本素質要求
1.掌握 C 語言程序設計的基本語法、基本結構及其程序設計的基本方法;
2.具備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利用 C 語言解決問題的能力。
3. 基本知識要求
(1)掌握 C 語言的基本框架;
(2)掌握 C 語言的基本數據類型及其應用;
(3)掌握順序結構、分支結構、循環結構及應用;
(4)掌握數組的使用方法并應用;
(5)掌握指針、高級指針的用法及應用;
(6)掌握結構體的用法及應用;
(7)掌握文件的用法及應用。
Ⅱ.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50 分,考試時間為 60 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題型結構
題型:主要從填空、選擇、改錯、簡答、根據程序寫結果、編程等題型中選擇,題型分值不固定,總分 50 分不變。
Ⅲ.考查內容
第一部分 基礎知識
第一章 數據在計算機內的表示
第二章 算法和數據結構
第三章 流程圖
第二部分 C 語言的基本要素
第一章 C 語言程序的開發過程
第二章 變量定義、算術表達式、賦值語句和 while、do-while、for循環語句
第三章 常量、字符的輸入和輸出
第四章 函數、函數參數等
第五章 字符數組和字符指針
第三部分 變量名、數據類型、運算符和表達式
第一章 C 語言的變量命名
第二章 C 語言的基本數據類型及其大小
第三章 常量、變量及其類型
第四章 運算符和表達式
第五章 類型轉換
第四部分 C 程序基本控制結構
第一章 程序的基本結構
第二章 順序結構程序設計
第三章 選擇結構程序設計
第四章 循環結構程序設計
第五部分 函數
第一章 函數定義、原型和函數調用的基本形式和方法
第二章 參數傳遞、變量作用域和存儲類型
第三章 模塊化程序設計和函數遞歸
第六部分 數組和指針
第一章 指針和地址
第二章 指針和數組
第三章 地址運算
第四章 高級指針
第五章 動態內存分配
第七部分 結構、聯合和枚舉類型
第一章 結構、聯合、枚舉類型的定義和調用方式
第二章 類型定義:typedef 的概念與使用方式
第八部分 預處理命令
第一章 文件包含
第二章 宏定義
第九部分 文件
第一章 文件、文件指針概念
第二章 文件打開、關閉、檢測、操作函數
第三章 文本文件、二進制文件及順序文件、隨機文件的基本概念與操作
Ⅳ.
1. K.N.King 著 呂秀鋒 黃倩 譯《C 語言程序設計:現代方法》,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 年.
2. Brian W. Kernighan, Dennis M. Ritchie 主 編《C Programming Language (2nd Edition) 》, Prentice-Hall 出版社,1988 年.
3. 呂國英主編《高級語言程序設計(C 語言描述)》,清華大學出4版社,2008 年.
科目二: 數據庫技術與應用課程
Ⅰ.考查目標
要求考生能夠掌握程序設計的相關專業素質和基本能力。具體包括:
一、 基本能力要求
1.掌握數據的基礎理論;
2.掌握數據庫設計基本方法;
3.具備數據庫應用技術。
二、基本素質要求
1.具有數據庫系統的基本思維能力;
2.具有應用數據庫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進行數據庫組織組織、管理和使用的能力;
3.具有應用和開發數據庫應用系統的基本能力。
Ⅱ.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50 分,考試時間為 60 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題型結構
題型:主要從名詞解釋、填空、選擇、改錯、簡答、應用題等類型中選擇,題型分值不固定,總分 50 分不變。
Ⅲ.考查內容
第一部分 系統篇
第一章 緒論
1.數據、數據庫、數據庫管理系統、數據庫系統的概念;
2.數據管理技術發展的三個階段及各階段的優缺點;
3.概念模型中的基本術語,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E-R 方法;
4.邏輯模型的三個組成要素;
5.層次模型的數據結構、數據操縱與完整性約束,層次模型的優缺點;
6.網狀模型的數據結構、數據操縱與完整性約束,網狀模型的優缺點;
7.關系模型的基本術語與優缺點;
8.外模式、模式、內模式的概念;
9.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內模式映像二級映像功能與數據獨立性。
第二章 關系數據庫
1.笛卡爾積、關系、候選碼、主碼、主屬性、非主屬性的概念;
2. 基本關系具有的六個性質;
3.關系模式的概念及五元組所表示的含義;
4.關系的基本操作,關系數據語言的分類;
5.實體完整性規則;
6.外碼的概念,參照完整性規則;
7.用戶定義的完整性規則;
8.并、交、差與廣義笛卡爾積運算;
9.選擇、投影、θ連接、等值連接、自然連接、外連接與除運算。
第三章 關系數據庫標準語言 SQL
1. SQL 的發展、特點及基本概念;
2. 基本表的定義、刪除與修改;
3.索引的建立與刪除;
4.單表查詢、連接查詢、嵌套查詢與集合查詢;
5.插入、修改與刪除數據;
6.視圖的概念,視圖的定義、查詢與更新,視圖的作用。
第四章 數據庫安全性
1.數據庫安全性概念,數據庫的不安全因素;
2.用戶身份鑒別方法的基本原理;
3.自主存取控制方法,授權與回收權限;
4.數據庫角色的概念,角色權限的授予和回收;
5.強制存取控制方法實現更高級別安全性的原理;
6.視圖機制,審計機制及數據加密。
第五章 數據庫完整性
1.完整性的概念;
2.實體完整性的定義、檢查和違約處理;
3.參照完整性的定義、檢查和違約處理;
4.用戶定義的完整性中屬性上的約束條件和元組上的約束條件;
5.完整性約束命名子句的使用。
第二部分 設計篇
第一章 關系數據理論
1.“不好”的關系模式中存在的問題:插入異常、刪除異常、修改異常和數據冗余;
2.函數依賴的概念,平凡函數依賴與非平凡函數依賴,部分函數依賴與完全函數依賴,傳遞函數依賴;
3.規范化的思想,范式的概念;
4. 1NF 的定義;
5. 2NF 的定義與分解方法;
6. 3NF 的定義與分解方法;
7.關系分解的無損連接性和保持函數依賴性。
第二章 數據庫設計
1.數據庫設計的特點、方法與基本步驟;
2.需求分解的任務與方法,數據字典和數據流程圖;
3. E-R 模型,概念結構設計的方法、步驟,E-R 圖的合并;
4.邏輯結構設計的步驟,E-R 圖向關系模型的轉換,數據模型的優化,設計用戶子模式;
5.物理結構設計的內容和方法,存取方法的選擇,物理結構的評價;
6.數據庫的實施與維護。
第三章 數據庫編程
1. 過程化 SQL 的簡介;
2. 過程化 SQL 的塊結構,變量和常量的定義,賦值語句;
3.條件控制語句和循環控制語句,異常處理;
4.存儲過程的概念,創建與執行存儲過程;
5.觸發器的概念與基本原理,定義觸發器,激活觸發器,刪除觸發器。
第三部分 設計篇
第一章 數據庫恢復技術
1.事務的概念及 ACID 性;
2.事務故障、系統故障及介質故障的產生及特點;
3.數據轉儲的概念與用途,日志文件的內容及作用;
4.事務故障、系統故障和介質故障的恢復。
第二章 并發控制
1.丟失修改、不可重復讀和讀“臟”數據三類不一致性的現象與本質;
2.排他鎖與共享鎖的概念,鎖的相容矩陣;
3.一級、二級和三級封鎖協議;
4.活鎖的產生及避免方法;
5.死鎖的產生,死鎖的避免方法,死鎖的診斷與解除;
6.可串行化調度,沖突可串行化調度;
7.兩段鎖協議的內容及作用。
Ⅳ.參考書目
暫無
科目三: 網絡技術與應用
Ⅰ.考查目標要求考生能夠掌握“網絡技術與應用”的相關專業素質和基本能力。具體包括:
一、 基本能力要求
1.能夠根據用戶需求制定出中小型局域網組網方案、繪出網絡的物理拓撲結構;
2.能夠根據給出的設計方案,正確連接一個物理局域網絡,或者能夠對現有網絡進行升級改造;
3.能夠進行企業局域網 IP 地址的規劃,正確配置網絡中所有主機的網絡設備的 IP 地址和各種網絡協議,并進行連通性調試;
4.具備正確使用網絡操作系統分配和管理局域網中的資源;
5.能夠正確安裝、配置和維護 DHCP 服務器、DNS 服務器、FTP服務器、郵件服務器和 WWW 服務器;
6.能夠對企業局域網進行管理與維護,并能對簡單故障進行排除。
二、基本素質要求
1.掌握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協議的的工作原理;
2.具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具有敢于創新的思想,團隊合作的精神。利用網絡資源與他人進行有效的交流與協作學習的能力。
Ⅱ.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50 分,考試時間為 60 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題型結構
題型:主要從填空、選擇、綜合、簡答等題型中選擇,題型分值不固定,總分 50 分不變。
Ⅲ.考查內容
第一部分 概述
第一章 計算機網絡在信息時代中的作用
第二章 互聯網的組成
1. 互聯網的邊緣部分
2. 互聯網的核心部分
第三章 計算機網絡的類型
1.計算機網絡的定義
2.集中不同類別的計算機網絡
第四章 計算機網絡的性能
第五章 計算機網絡的體系結構
1.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的形成
2.協議與劃分層次
3.具有五層協議的體系結構
4.實體、協議、服務和服務訪問點
第二部分 物理層
第一章 物理層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數據通信的基礎知識
第三章 物理層下面的傳輸媒體
1.導引型傳輸媒體
2.非導引型傳輸媒體
第四章 信道復用技術
1.頻分復用、時分復用和統計時分復用
2.波分復用
3.碼分復用
第五章 寬帶接入技術
1. ADSL 技術
2.光纖同軸混合網(HFC 網)
3. FTTx 技術
第三部分 數據鏈路
第一章 使用點對點信道的數據鏈路層
1.數據鏈路和幀
2. 三個基本問題
第二章 點對點協議
1. PPP 協議的特點
2. PPP 協議的幀格式
3. PPP 協議的工作狀態
第三章 使用廣播信道的數據鏈路層
1.局域網的數據鏈路層
2. CSMA/CD 協議
3.以太網的信道利用率
4.以太網的 MAC 層
第四章 擴展以太網
1.在物理層擴展以太網
2.在數據鏈路層擴展以太網
3.虛擬局域網
第五章 高速以太網
1. 100BASE-T 以太網
2.吉比特以太網
3. 10 吉比特以太網和更快的以太網
第四部分 網絡層
第一章 網際協議
1.虛擬互聯網
2.分類的 IP 地址
3. IP 地址與硬件地址
4. 地址解析協議 ARP
5. IP 數據報的格式
6. IP 層轉發分組的流程
第二章 劃分子網和構成超網
1.劃分子網
2.使用子網時分組的轉發
3.無分類編址 CIDR(構成超網)
第三章 網際控制報文協議 ICMP
1. ICMP 報文的種類
2. ICMP 的應用舉例
第四章 互聯網的路由選擇協議
1.內部網關協議 RIP
2.內部網關協議 OSPF
3.外部網關協議 BGP
第五部分 運輸層
第一章 運輸層協議概述
1. 進程之間通信
2. 運輸層的兩個主要協議
3. 運輸層的端口
第二章 用戶數據報協議 UDP
1. UDP 概述
2. UDP 的首部格式
第三章 傳輸控制協議 TCP
1.傳輸控制協議 TCP 概述
2.可靠傳輸的工作原理
3. TCP 報文段的首部格式
4. TCP 可靠傳輸的實現
5. TCP 的流量控制
6. TCP 擁塞控制
7. TCP 的運輸連接管理
第六部分 應用層
第一章 域名系統 DNS 的工作原理
第二章 文件傳輸協議 FTP 的工作原理
第三章 萬維網
1.萬維網概述
2.統一資源定位符 URL
3.超文本傳輸協議 HTTP
4.萬維網文檔
第四章 電子郵件
1. 電子郵件概述
2.簡單郵件傳送協議 SMTP
3. 電子郵件的信息格式
4.郵件讀取協議 POP3 和 IMAP
Ⅳ.參考書目
暫無
原文鏈接:https://cie.nwafu.edu.cn/dtytz/tzgg/4ef4dbd504e240a2ad3e5fc5fc2829bd.htm
以上就是“2021考研大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341農業知識綜合三2021年碩士研究生考研大綱”的全部內容,更多考研大綱信息,請多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