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2021MJC考試大綱:北京工商大學2021新傳專碩(MJC)440《新聞與傳播專業基礎》考試大綱”的相關信息,希望報考本校的同學們注意查看接收。
440新聞與傳播專業基礎
一、考試性質
《新聞與傳播專業基礎》是北京工商大學新聞與傳播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的科目之一。《新聞與傳播專業基礎》考試力求反映新聞與傳播碩士專業學位的特點,選拔具有發展潛力的優秀人才入學,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具有較強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經濟信息傳播和品牌傳播領域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
二、考查目標
《新聞與傳播專業基礎》考試是為招收新聞與傳播專業學位研究生而設置的具有選拔性質的考試科目。其目的是科學、公平、有效地測試考生是否具備攻讀新聞與傳播專業學位研究生所必須具備的基本概念、基礎理論的掌握和運用能力。考查目標要求考生:
(一)全面掌握傳播學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論及其發展規律;
(二)具有一定的運用傳播學理論分析評判當前新聞傳播現狀的能力。
三、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與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5題,每小題4分,共計20分
簡答題4題,每小題15分,共計60分
論述題2題,每小題35分,共計70分
四、考查內容
(一)傳播學的研究對象與基本問題
1.傳播與信息
2.傳播的定義與特點
3.社會傳播的系統性
4.社會信息系統的特點
5.社會信息系統的運行與社會發展
6.精神交往理論與馬克思主義傳播觀
(二)人類傳播活動的歷史與發展
1.人類傳播的發展進程
2.信息社會與信息傳播
(三)人類傳播的符號與意義
1.符號在人類傳播中的作用
2.人類傳播中的意義交流
3.象征性社會互動
(四)人類傳播的過程與系統結構
1.傳播的基本過程
2.社會傳播的系統結構
(五)人內傳播與人際傳播的過程和特點
1.人類傳播
2.人際傳播
(六)群體傳播、集合行為與組織傳播的過程及傳播機制
1.群體傳播
2.集合行為及其傳播機制
3.組織傳播
(七)大眾傳播的定義及特點與社會功能、產生與發展過程、社會影響
1.大眾傳播的定義、特點與社會功能
2.大眾傳播的產生與發展過程
3.大眾傳播的社會影響
(八)媒介技術與媒介組織
1.媒介技術與社會發展
2.媒介組織的性質和社會作用
(九)傳播制度與媒介規范理論
1.傳播制度與媒介控制
2.關于傳播制度的幾種規范理論
(十)社會轉型與受眾變遷
1.“大眾”與大眾社會理論
2.幾種主要的受眾觀
3.分眾理論及其研究
4.“使用與滿足”理論
(十一)傳播效果的研究領域、歷史發展與制約因素
1.傳播效果研究的領域與課題
2.傳播效果研究的歷史與發展
3.傳播效果的產生過程與制約因素
(十二)幾種主要的大眾傳播效果理論
1.“議程設置功能”理論
2.“沉默的螺旋”理論
3.“培養”理論
4.新聞框架與框架效果
5.“知溝”理論
6.第三人效果
(十三)國際傳播與全球傳播
1.從國際傳播到全球傳播
2.關于世界信息傳播秩序的爭論
3.國際傳播與全球傳播研究的若干重要課題
(十四)傳播學研究史和主要學派
1.傳播學的起源、形成與發展
2.傳播學的主要學派
(十五)傳播學研究方法
1.抽樣調查法
2.內容分析法
3.控制實驗法
原文標題:北京工商大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初試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
原文鏈接:http://yjs.btbu.edu.cn/zsgz/cyxz/156300.htm
以上是“2021MJC考試大綱:北京工商大學2021新傳專碩(MJC)440《新聞與傳播專業基礎》考試大綱”的全部內容,有需要趕緊記下來!考研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