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復試之前不準備
考研初試只是證明了你的學習能力沒有問題,有資格進入復試了而已,沒有學校是等額復試的,千萬不要相信學姐師兄說可以不用怎么準備復試就考上了這種話。雖然她說沒怎么準備,但是你永遠不知道的是她有怎么樣的經歷和功底。如果你不是天才,準備充分永遠都很重要。
2、輕視復試
很多考生覺得復試是走過場,那個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復試差額比例從1:1.2逐漸變成了1:1.5,一些學校甚至變成1:2。永遠不要小看復試,復試才是導師真正看到你實力的時候,那5分鐘就決定了你是否能夠被錄取。
3、突然聯系導師
有同學在在復試前幾天瘋狂打電話給老師,直到老師接通為止。這樣是非常不禮貌的!聯系老師很重要,但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比如:1.與老師進行郵件聯系,要有恰當的標題,必要的禮貌用語以及言簡意賅的文字內容,最后不要忘了自己的簡歷一定要用附件的形式發送。2.與老師進行電話聯系時一定要提前預約或者提前發短信,得到老師同意以后在進行交流,千萬不要直接打電話或者登門拜訪,這樣會顯得非常不禮貌。
4、自我介紹平庸
大多數考生面對導師的時候做的自我介紹都是“我叫什么,我來自哪里,我本科的學校是哪里,我平時的興趣愛好是······”一大篇,導師做一天的面試了,剛開始的幾個這樣講還可以,到后面老師都會崩潰的。自我介紹要直入主題,說自己的學術生涯規劃、學術經歷等等,最好能把自己的相關的如優秀的畢業設計、發表的文章、比賽獲獎證書或科研實踐成果等展示出來,這個時候沒必要講謙虛,這樣只是給導師更了解你。
5、回答問題太簡單粗暴
舉個例子:
導師:“同學,你為什么考教育學呢”
考生:“因為我數學不好,教育學不考數學”
導師:“··········”
6、儀表行為不大方
大多數考生都還沉浸在本科或者高中的行為狀態當中,進入考場之后就會天然的表現出對老師的一種敬畏,比較嚴重的就會出現一種恐懼。這就直接導致了在面試的時候摳手指、咬嘴唇、整個人扭扭捏捏,回答問題的時候也顯得怯懦。表現出這樣的考生,導師會懷疑,交代給你的任務,你真的能完成么?或者帶你出去參加會議的時候你也這樣表現是不是有點丟臉呢?
7、初試分數不高就放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