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就是歷史與時政的相結合,所以同學們不僅需要掌握課本上已有的內容,還要關注時事動態,這樣才能得高分。為了讓大家能方便查找,研線網小編今日整理了“【考研政治時事熱點】革命遺址西柏坡”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幫助到考研的小伙伴!
毛澤東的辦公桌、周恩來的書架、朱德的座椅,還有老式電話機、馬燈,這些文物走過歲月,訴說歷史;簡陋的偉人舊居,樸素的軍委作戰室、九月會議會址,這些建筑穿越時空,歷久彌新。山坡上,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當年的一磚一瓦、樁樁件件,都盡量被原汁原味地保存下來,讓人近距離“觸摸”老一輩革命家在西柏坡的優良作風。
毛澤東的辦公桌、周恩來的書架、朱德的座椅,還有老式電話機、馬燈,這些文物走過歲月,訴說歷史;簡陋的偉人舊居,樸素的軍委作戰室、九月會議會址,這些建筑穿越時空,歷久彌新。山坡上,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當年的一磚一瓦、樁樁件件,都盡量被原汁原味地保存下來,讓人近距離“觸摸”老一輩革命家在西柏坡的優良作風。
山腳下西柏坡紀念館展廳內,游客們輕啟手指,點擊觸摸屏,翻閱當年的圖像資料;佇立“三大戰役”半景畫前,通過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更直觀感受新中國締 造者們在土坯房中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壯觀景象。
新中國從這里走來。習近平總書記曾說:“西柏坡我來過多次,每次都懷著崇敬之心來,帶著許多思考走。”
下足功夫保護舊址,用新技術提升展示水平。如今,占地580多畝、館藏上千件文物的西柏坡紀念館,已成為著 名的紅色旅游景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吸引著全國各地的黨員、群眾參觀學習,汲取奮斗力量。
“五一”前夕,西柏坡紀念館五大書記銅像前,搖臂攝像機高低起伏,無人機空中盤旋;廣場上,大批青年學子,伴隨著《紅旗飄飄》的旋律,舞動起洋溢的青春;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共青團河北省委組織200多名青年學子,以時尚的街舞快閃,傳播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生解瑩瑩,擦了擦額頭汗水,難掩內心激動:“來西柏坡參觀學習,收獲頗多。沒有革命先烈的犧牲,就沒有新中國,我們用自編的舞蹈表達愛國之情。”
歷史照鑒未來。
西柏坡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1948年5月到1949年3月,黨中央和毛主席在此指揮了震驚中外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召開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七屆二中全會和全國土地會議。
在舊址西北角,有一間簡陋土坯房,是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會址,面積不過幾十平方米,會場沒有擴音設備,座椅從四處拼湊借來,高低不齊……然而,正是在這間簡陋的土坯房里,中國共產黨的領 袖們親手繪制了新中國的宏偉藍圖。
看到當年全國革命勝利前夕,黨中央依然保持艱苦奮斗的精神面貌,江蘇游客袁顯衛反復誦讀著毛主席“兩個務必”的話語:“中國的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作為一名講解員,必須把西柏坡故事講好,把西柏坡精神傳承下去。”講解員閆文彥說。多年來,西柏坡紀念館不斷豐富藝術形式,通過紅色故事承載紅色記憶,鐫刻進每一位游客心中。獻一束鮮花,看一次紅色展覽,開一次主題黨日座談會,重溫一次入黨誓詞……建館以來,西柏坡紀念館共接待各界干部群眾超過6000萬人次,參觀的人次持續攀升。
由于經年累月的風雨侵蝕和觀瞻使用,舊址門窗、梁、檁等多處亟待修復。為此,西柏坡紀念館近年對中共中央舊址屋頂、墻皮、地面等做了全面的維修保護。與此同時,紀念館開發制作了半景畫、VR全景游覽系統、滑軌觸摸屏展示系統等,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增強和豐富了游客的體驗感。
來自湖南的80歲老黨員胡厚遠,第一次來到西柏坡紀念館。站在淮海戰役半景畫現場,久久不忍離去……墻面油畫、地面塑型、投影影像、燈光音響等元素的完美呈現,讓老大爺身臨其境,真實地體驗了當年戰場的慘烈與悲壯。“革命先烈不怕死,做出那么大的犧牲,打下了紅色江山,我們每個中華兒女要珍惜。”胡大爺操著濃濃的湖南鄉音深情地說。
“70年前,我們共產黨人從西柏坡出發進京‘趕考’。70年后今天,廣大黨員群眾更要繼續發揚西柏坡精神,走好新時代‘趕考’征程。”西柏坡紀念館研究部主任康彥新說。
以上就是“【考研政治時事熱點】革命遺址西柏坡”的全部內容!更多考研政治備考信息,盡在研線網“政治備考指南”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