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認為,我國經濟運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給側結構性的,必須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更多采取改革的辦法,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在“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個字上下功夫。這一明確要求,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2、國新辦25日舉辦發布會介紹市場主體登記注冊改革發展40年情況。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馬正其說:“40年來,我國市場主體數量從改革開放初期的49萬戶,增長到2018年11月底的1.09億戶,增長了222倍。其中,實有企業達到3434.64萬戶。日均新設市場主體5.8萬戶,日均新設企業1.8萬戶。千人企業數量達24.7戶,較商事制度改革前的2013年11.36戶增長了117%。”
3、中國鐵路物資集團有限公司25日與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投資機構在北京簽署70.5億元的市場化債轉股合作協議。這是首例央企私募債重組,此次債轉股協議的簽署,標志著中國鐵物債務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4、備受廣大投資者關注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18年版)》于12月25日正式對外公布,標志著我國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
5、記者從中石油川南頁巖氣基地獲悉:日前,該基地頁巖氣日產量已達2011萬立方米,約占全國天然氣日產量的4.2%。至此,川南已成為我國最大的頁巖氣生產基地。
6、教育部、中宣部日前發布《關于加強中小學影視教育的指導意見》,要求把影視教育作為中小學德育、美育等工作的重要內容,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使觀看優秀影片成為每名中小學生的必修內容,保障每名中小學生每學期至少免費觀看兩次優秀影片。力爭用3到5年時間,全國中小學影視教育基本普及,形式多樣、資源豐富、常態開展的中小學影視教育工作機制基本建立。
7、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出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于2019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辦法》明確了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申報設立的條件和程序,規定申報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要具備良好的文化生態區域性整體保護工作基礎,應當在本省(區、市)內已實行文化生態區域性整體保護兩年以上,成效明顯;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設立后,總體規劃改由省級文化主管部門審核;總體規劃實施3年后,省級文化主管部門可向文化和旅游部申請組織驗收,驗收合格的,正式公布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并授牌。此外還明確了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的責任主體、主要任務和措施,要求成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管理機構,要對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總體規劃實施和建設情況進行檢查評估。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12月26日國內時事熱點,考研政治國內外時政熱點我們會每天為大家更新,預祝每位考生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