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邏輯是關于推理的學問,判斷有真假之分,推理也有有效和無效的區(qū)別。
推理既反映前提和結論在內容、意義上的聯系、又反映前提和結論在形式結構上的聯系。這里所說的推理的有效或無效,不是就推理的內容和意義而言的,而是就推理的形式結構而言的。因此,推理的有效性,也稱為形式有效性。
一個推理是有效的,當且僅當前提真時結論不可能假。即當一個推理前提真而結論為假時,這個推理肯定是無效的。例如:
(1)所有的人都是有思想的。
所有的猴都不是人。
所以,所有的猴都不是有思想的。
該推理的推理形式是:
所有的M都是P
所有的S都不是M
所以,所有的S都不是P
不難找到該推理形式的另一個解釋:
(2)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
所有的猴都不是人。
所以,所有的猴都不是要死的。
推理(2)和推理(1)具有相同的推理形式。顯然,推理(2)前提真而結論假。因此,雖然推理(1)的前提和結論都是真實的,但推理本身卻是形式無效的。
再如(3)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
蘇格拉底是人。
所以,蘇格拉底是要死的。
其推理形式是:
所有M都是P
S是M
所以,S是P。
推理(3)是形式有效的,因為具有它的推理形式的任一推理都不會出現前提真而結論假。
顯然,解釋的方法只能判定一個推理的無效,不能判斷一個推理的有效,因為一個推理形式的解釋是不可窮盡的。
運用推理,當然是為了獲得真實的結論。跨考教育邏輯與寫作教研室任子徒老師告訴大家,為了在推理中獲得真實的結論,推理有效是不夠的。因為推理有效,只保證如果前提真實,那么結論真實;而前提不真實,結論就不一定真實了。因此,為了,確保運用推理獲得真實結論,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第一,推理有效;第二,前提真實。
在邏輯試題中有這樣一種提問方式,“以下哪項能夠說明上述推理不成立”這實際是對推理有效性的一種考查,具體示例如下:
有些便宜貨不是假貨,因此,有些假貨不是便宜貨。
以下哪項最能說明上述推理不成立?
(A)有些便宜貨不是好貨,因此,有些便宜貨是好貨。
(B)有些人不是壞人,因此,有些壞人不是人。
(C)所有商品都是有價值的,因此,所有有價值的都是商品。
(D)有些發(fā)明家是自學成才的,因此,有些自學成才者是發(fā)明家。
(E)沒有宗教是科學,因此,沒有科學是宗教。
解題思路:當一個推理前提真而結論為假時,這個推理肯定是無效的,因要說明上述推理不成立,應依據以下兩點
① 和所要判定的推理有相同推理結構
② 明顯前提真但結論假
題干的推理結構為:
有的S不是P,所以有的P不是S。
選項B與題干具有相同的推理結構,但明顯前提真,但結論假。所以是正確答案。
關于推理有效性在考試中直接涉及比較少,只需要考生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