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到的問題
每年到了四五月份,老師會發現收到的學生的問題有90%是關于真題的,而這些真題中的問題大多是關于某個句子的理解或者題目和選項的理解的。相信廣大考生們也都開始做真題了吧。做真題之前你可能收到你學長們或者是輔導班的老師們給的建議,就是做真題一定要做精翻和選項分析,所以老師看到很多同學確實花了很多時間在翻譯文章上面,不過老師注意到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就是不少考生是邊看帶譯文的解析書邊來做精翻的,因此我收到的問題有太多是問:“老師,為什么這里要這樣翻譯啊?我明明沒有看到這樣意思的詞”。這時我問他,那你想怎么翻譯,這位同學卻回答不上來。甚至還有同學連題目和選項都是對照著譯文在看的。跨考教育英語教研室包婷婷老師想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你看的一直是英漢對照版的閱讀,那么你其實是在做漢語的閱讀理解,這是一個很可怕的學習習慣,如果不盡早改掉,那么你做的精翻是沒有意義的,你做的真題也是給浪費掉了。
二、究其原因
很多同學之所以過于依賴解析書的原因可能是一下幾個方面:首先單詞背了一段時間了,可是卻發現效果并不太好,在真題中遇到的時候有很多卻并不認識,當一篇文章中的生詞占了超過10%的時候,你可能覺得自己根本就無法get到這篇文章在講什么,所以只能依賴解析書上的譯文來補充上理解不了的疑問,否則你會覺得無法做后面的題目了。其次,輔導班的老師或者你自己已經制定好了復習計劃,每周就應該完成比如說4篇文章的精讀和精翻。而如果花很長的時間來查單詞,語法知識點以及句子分析,你會覺得根本無法完成這樣的計劃要求,你兩天才做一篇,別人一天就做完兩篇,那不就跟不上別的考生的復習進度了嗎。
三、改掉壞習慣
大家小時候應該都學過騎自行車,學騎自行車的時候是不是教你的那個人一定要放手讓你自己去騎一段,否則你永遠也學不會騎自行車,這個道理放在考研真題的練習上也是適用的。試想在考場上會有人給你提供譯文嗎。如果不盡早提高獨立完成的能力和準確性,你花了這么多精力去學的英語最終并不會給你一個滿意的分數。根據上面的原因,不難想到這種問題的解決對策。考生們一定要多花時間打牢基礎,如果一篇文章生詞超過了10%,那你真的不必急著去做精翻,可以再認真的背一背5500單詞,如果一篇文章有超過5個句子你需要花很長時間去理解它的結構,那么你真的應該買一本語法書多花時間提升長難句的理解能力。相信這兩塊基礎打好了,再加上9月份的時候所謂的“選項技巧、出題思路”只需要老師稍加指點多去練習就可以掌握了。所以啊,大家不要過于急著趕進度,真題做了幾套真的不重要,在考場上可能有只做了五六套的考生卻能取得好成績的。關鍵是你要保證自己做過的就是有意義的,大家需要訓練的是理解細節把握主旨的能力,這些東西是經過了自己認真的思考和總結得來的,可能跟參考譯文不一樣,但并不是錯的。所以,包婷婷老師最后建議,關于真題,要有自己的思考,這才是大家通過真題應該收獲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