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暑假進行大張旗鼓的考研復習為了什么?不就是為了那一場考試嗎。通過對這兩句話的理解,我們可以總結出來一個考研復習技巧,那就是復習指導考試實戰。下面就是你想要的考研數學必備復習指導實戰的技巧。
1、怎樣看書,先看課本還是看資料,課本看到什么程度才行?
首先前期看課本定理的什么要很仔細,最好每個重要定理公式都用草稿紙演算推導一遍。但是又不要過于仔細,如果有些定理公式,自己怎么看都看不懂,怎么推都無法推理出來,不用深陷泥潭。數學這門科目,不像文科,數學比較偏向做題,很多公式,你根本看不懂,但是它在題目里的用法很死,比如概率這門課尤為明顯,概率這門課程如果只看公式不做題,感覺像在看天書,各種公式各種混亂,但是一做題就發現,解題的套路很死,搞來搞去就那么幾招。另外同濟的課后題,總復習題是精華,需要熟練。由于人的遺忘性很大,所以概率和高數最好連起來復習,因為兩者的解題是相通的。看一章課本再做一章資料,而線代要課本從頭到尾完全看完,才能做資料。最后,再提一點建議,最好把考研數學,看成是兩門科目(高數概率+線代),線代和高數概率相比,知識比較獨立自成一體,如果經常做高數概率的題目,線代很容易遺忘,你要知道高數概率,是我們高中就在接觸的東西,雖然不能保證會做題,但是基本概念還是有個印象的。可是線代呢?高中沒有,大學也是混過去的。所以線代一定要和高數概率交叉復習,否則等到了上考場的時候,你會發現每個線代方法都會,一下筆,就傻眼。
2、你既說參考書看多了會混亂思維,又說數學要多做模擬題,難道做模擬題遇到那么多的題目不會混亂思維?
首先要記住做模擬題的目的,并不是讓你學很多奇思妙想的。誠然。模擬題的奇思妙想確實很多,其中也確實有很多解法可以帶給我們啟發和借鑒,但是這都是做模擬題的次要目的。模擬題的本質是練習常規解法的熟練度,有人會問,練常規解法的熟練度看真題不就行了么?如果你的數學基礎或者數學理解能力非常好的話,把真題熟悉,考場高分絕對沒問題。但是對于數學沒感覺的同學(比如我),或者數學基礎很差的人(比如我。。。)你做真題就是做20遍,你也掌握不了常規解法的熟練度,因為你做了20遍真題,你只是把真題給背下來了,你并不是把“真法”記下來,真法就是解出真題的常規解法。狂做真題,并不能保證我們能確實掌握常規解法(我們所謂的做出真題,只是會把答案默下來而已),但是通過大量的模擬題訓練(注意,只做那些使用常規解法的模擬題,解法過于稀奇的模擬題直接PASS,不要貪小便宜,覺得這么稀奇的解法,自己會了,考場的時候比別人多了一份把握。首先,考研這種全國統一考試不可能會考古怪解法的題目,即使是最難的03年也好。其次,就算考場真出了一道使用奇怪解法的題目,你也做不出來的,除非是有數學天賦的人,正常人是不可能在短短3個小時能想到做出古怪題目的對策,何況你又不是只作那一道題)
總結:迷信真法,但別迷信真題。(考研題型年年變,但解題方法永遠逃不出復習全書和歷年真題)
3、對于第一輪復習要加倍重視,重視程度要超過第二輪第三輪之和。千萬,千萬不能趕進度!
很多同學覺得復習時間緊了,第一輪復習就草草過,課本大致瀏覽一下。復習全書,看看答案就算了。恨不得,一個月就把課本全書搞定,然后剩下的全部時間用來做模擬題和真題,練速度。
練速度?第一輪復習如果沒做好,我就是給你三天的時間,做一份考研試卷,你也不可能超過80分。這樣的基礎,還練速度?沒有地基的房子,蓋的再高,只是倒的更快。
什么人可以第二輪第三輪復習呢?比如真題會做,但是同樣的解法的題目換個樣子就不會做了,真題會做,換了樣子的真題也會做,但就是做得太慢,又或者計算老是算錯,不是多了一個數,就是少了一個符號。這種人才有資格開始第二輪第三輪復習,而且這種人經過二三輪的復習,也能得到巨大的提高。而如果你第一輪都是糊弄過的,抱歉,你就是第二三輪復習就是花了1年時間,你的成績也不會超過100分。對于考研數學來說,你是否過線取決于第一輪是否到位,而你能否上130,那才是第二輪第三輪復習的目的。
4、你說平時要2個半小時做完,考場上如果提前半個小時做完,越檢查越錯怎么辦?
平時2個半小時做完,又不是讓你考場2個半小時做完,考場就按照2個小時50分左右的樣子就可以了,很多地方老師喜歡提前收卷的。我考英語就是,好像提前5分鐘,就收卷了。作文我都沒寫,不過我英語閱讀實在太強,所以英語就是作文0分,過線無壓力。
像這種檢查出錯的情況,就是數學基礎不扎實的表現,不自信!平時練習時,要養成不檢查的習慣,一筆過。做錯了,就重新做一遍,不能養成檢查的壞習慣,這樣會讓自己患得患失,數學一旦心態出了毛病,基礎再好,上考場都是廢的。
通過對考研數學必備復習指導實戰的技巧的講解,我們可以發現考研數學復習有四個主要步驟。考研就是一條求知的路,所以你要按照步驟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