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一、不要讓目前的現狀蒙住了你的雙眼
長達四年的大學生活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大學期間你是否有所成長,是否安于現狀,可能會對你未來擇校有所影響,但這也不能全盤否定一個人的水平和實力。
戰略二、要清楚自己看重專業還是看重學校
綜合判斷院校與專業的影響力哪個更大。戰術分析:
1、專業、院校、地區對考生未來的影響
專業、院校、地區這三個因素中,需要我們確定選擇的先后順序,選擇一項你認為最重要的,其他要素圍繞這個優先項選定。由于這三個要素和就業間的關聯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優先級也完全不同。
專業決定了你以后的職業道路;院校決定了在職業道路的起點,好的院校起點相對要高一點,排名靠后的院??赡苄枰冻龈嗟呐ΑV劣谝院舐殬I發展能否順利,還要看你個人的能力與努力;地區決定了你以后在哪工作或者生活,因為每一個學校都有一個區域認可度,即學校的知名度、認可度能夠輻射的區域。
2、院校選擇,專業先行
在專業院校選擇各要素中,優先確定的一定是專業?,F階段,在中國就業市場中,專業壁壘是非常嚴格的,如果專業不符合,在初期簡歷篩選階段就可能被企業淘汰掉,也許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無論你的學校、學歷如何。就像你大學讀的專業是新聞學,那么你的就業方向大抵上是教育或科研等行業,要想進入軟件工程或者IT行業難度就比較大,因為兩者的跨度太大。
3、選擇專業的原則是你的就業意向
大家在專業院校選擇方面應該堅持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先選專業。選專業時也會面臨好多問題,是選擇自己本科專業,還是選擇金融、會計、通信、計算機等比較熱門的專業呢?也有很多人選擇專業是通過征詢父母、老師的建議后做出的決定,甚至還有盲目跟從學長、學姐的經驗之談。
選專業時我們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你自己的意愿。你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是什么,你想從事什么職業?因為好多考生都想通過考研來改善自己的境遇,提升自己,從而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因此,在專業院校的選擇中應該時刻圍繞你的職業發展,不要被表面的數據蒙蔽了雙眼。
以上問題都想好了以后,基本確定了幾所院校作為待選院校,然后再參考院校的以下綜合數據,綜合比對,找出最優選擇。
1、招生計劃人數
2、報考人數
3、實際錄取人數
4、報錄比
5、推免人數
6、復試分數線
7、復試比例
8、考生自我水平的評估
每個參加考研的同學,都期望自己能夠順利通過考試,被目標院校錄取。所以,我們在選擇考研的目標院校一定要量力而行,在綜合考量各方面的數據之后,報考最合適自己、最有希望的一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