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國科學院大學
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是一所以“博學篤志、格物明德”為校訓、以科教融合為特色的創新型大學。
國科大是國務院學位辦授權學位自主審核的20所高校之一。根據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國科大30個學科被評為A類,其中A+學科18個;在2018年3月公布的ESI(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全部22個學科排名中,國科大發表論文的被引頻次國際排名107位,位列國內高校第一,其中材料科學和化學學科躋身ESI前萬分之一行列;材料科學、化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工程、植物和動物科學、農業、地球科學7個學科進入ESI前千分之一,17個學科入選ESI前百分之一學科。
截至2017年12月,國科大有專任教師3000余名,其中兩院院士153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60人;各研究生培養單位有在崗研究生指導教師10170名,其中兩院院士238人,博士生導師6000余名。
分布在各研究生培養單位的23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一個國家實驗室、兩個國家研究中心、77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89個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9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7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5個國家工程實驗室,以及眾多國家級前沿科研項目,為學生培養提供了世界一流的科研創新實踐平臺。
國科大擁有完備的學科體系,共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40個,分布在哲學、教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7個學科門類;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3個,分布在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10個學科門類。此外,國科大還擁有工程、工商管理、金融、應用統計、應用心理、翻譯、農業、藥學、工程管理、公共管理10類專業學位授權點,其中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22個。在保持自然科學領域學科優勢的同時,國科大近年來不斷加強應用學科、新興交叉學科以及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的建設,在管理學、哲學、醫學、心理學、經濟學、法學等學科的實力也逐漸顯現。
02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經鄧小平、葉劍英親自批準設立的直屬于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最高學術機構和綜合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研究生培養基地,也是我國最早成立的研究生院。其主要任務是培養人文和哲學社會科學各學科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
自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成立以來,已經成為一所教授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和學位評定委員會等組織機構健全、擁有6個教學研究部、40個教學院系的現代化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616人,碩士生導師989人。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作為我國人文和社會科學學科設置最完整的一流研究生院,截至2017年底,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5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7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11個(含自主設置博士學位授權點21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17個(含自主設置碩士學位授權點21個),還有公共管理碩士、工商管理碩士、法律碩士、社會工作碩士、金融碩士、稅務碩士、文物與博物館碩士7個專業學位授權點,新增設第八個專業學位項目——“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位,并通過整合自身現有教育教學資源,成立了工商學院、文法學院、公共管理學院三個學院。北京市重點二級學科5個。
03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航天五院)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五院)隸屬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1968年2月20日,首任院長是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經過50年的發展,已成為中國主要的空間技術及其產品研制基地,是中國空間事業最具實力的骨干力量。
研究院主要從事空間技術開發、航天器研制、空間領域對外技術交流與合作、航天技術應用等業務。自1970年4月24日成功發射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以來,研究院抓總研制和發射了200余顆航天器,目前百余顆航天器在軌運行。已經形成了載人航天、月球與深空探測、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對地觀測、通信廣播、空間科學與技術試驗六大系列航天器,實現了大、中、小、微型航天器的系列化、平臺化發展。鑄就了東方紅一號衛星、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嫦娥一號衛星中國航天發展的三大里程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研究院堅持"軍民融合"發展,充分發揮航天技術的優勢和輻射帶動作用,不斷將航天新技術成果推廣到國民經濟的多個領域。研究院現有兩家上市公司,形成了以衛星應用、智能裝備、節能環保、空間生物為核心的航天技術應用產業。
研究院現有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8人、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12人、俄羅斯宇航科學院院士8人,13名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和5000余名高級專業技術人才。
04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原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系1956年按照毛澤東主席的專門指示設立的財政部直屬事業單位,從事財經理論、財稅政策及財務、會計理論與制度研究工作。
2016年1月28日,財科所正式更名為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財科院也是改革開放后全國最早開始培養研究生的教學單位之一。在財政學和會計學兩大專業領域,于1978年起招收碩士研究生、于1982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目前,財科院正在努力創建高端財政智庫,打造一流財經科研教學基地。
05 中國藝術研究院
中國藝術研究院是文化和旅游部直屬的藝術科研、藝術教育與藝術創作的國家級藝術科研機構,擁有眾多卓有成就的專家學者擔任博士研究生導師、碩士研究生導師。
中國藝術研究院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現擁有藝術學理論、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設計學五個藝術學門類一級學科和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中國藝術研究院是人事部批準的建立藝術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的單位,同時也是國務院學位辦批準的在職人員以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的單位和藝術碩士專業學位授予單位。
06 上海社會科學院
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生教育始于1979年秋,為首批獲得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學位授予單位之一。
目前在哲學、經濟學、法學、歷史學、文學、管理學等6個學科門類中,擁有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1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擁有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統計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新聞傳播學和世界史1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企業管理、旅游管理、農業經濟管理和情報學5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金融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擁有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具有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以及招收國外留學生的資格。在校研究生近700人。
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地處市中心,具有顯著的區位優勢,國際國內學術交流頻繁,學術氣氛濃厚;與高校、政府部門、企業界建立了緊密的關系;師資力量雄厚,師生比高,擁有57名博士生導師和218名碩士生導師,236名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的科研、教學人員,具備個性化培養的條件;教學資源豐富、科研經費充足,為研究生提供了較多的科研和社會實踐機會,為培養科研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哲學社會科學高級人才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擁有藏書115萬冊的現代化圖書館和豐富的成果數據庫與文獻數據庫以及先進的計算機網絡系統,為上海地區5大圖書館之一;配置先進的教學設備和生活設施齊全的研究生大樓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學習和生活環境。
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是一所以“博學篤志、格物明德”為校訓、以科教融合為特色的創新型大學。
國科大是國務院學位辦授權學位自主審核的20所高校之一。根據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國科大30個學科被評為A類,其中A+學科18個;在2018年3月公布的ESI(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全部22個學科排名中,國科大發表論文的被引頻次國際排名107位,位列國內高校第一,其中材料科學和化學學科躋身ESI前萬分之一行列;材料科學、化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工程、植物和動物科學、農業、地球科學7個學科進入ESI前千分之一,17個學科入選ESI前百分之一學科。
截至2017年12月,國科大有專任教師3000余名,其中兩院院士153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60人;各研究生培養單位有在崗研究生指導教師10170名,其中兩院院士238人,博士生導師6000余名。
分布在各研究生培養單位的23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一個國家實驗室、兩個國家研究中心、77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89個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9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7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5個國家工程實驗室,以及眾多國家級前沿科研項目,為學生培養提供了世界一流的科研創新實踐平臺。
國科大擁有完備的學科體系,共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40個,分布在哲學、教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7個學科門類;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3個,分布在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10個學科門類。此外,國科大還擁有工程、工商管理、金融、應用統計、應用心理、翻譯、農業、藥學、工程管理、公共管理10類專業學位授權點,其中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22個。在保持自然科學領域學科優勢的同時,國科大近年來不斷加強應用學科、新興交叉學科以及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的建設,在管理學、哲學、醫學、心理學、經濟學、法學等學科的實力也逐漸顯現。
02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經鄧小平、葉劍英親自批準設立的直屬于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最高學術機構和綜合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研究生培養基地,也是我國最早成立的研究生院。其主要任務是培養人文和哲學社會科學各學科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
自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成立以來,已經成為一所教授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和學位評定委員會等組織機構健全、擁有6個教學研究部、40個教學院系的現代化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616人,碩士生導師989人。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作為我國人文和社會科學學科設置最完整的一流研究生院,截至2017年底,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5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7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11個(含自主設置博士學位授權點21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17個(含自主設置碩士學位授權點21個),還有公共管理碩士、工商管理碩士、法律碩士、社會工作碩士、金融碩士、稅務碩士、文物與博物館碩士7個專業學位授權點,新增設第八個專業學位項目——“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位,并通過整合自身現有教育教學資源,成立了工商學院、文法學院、公共管理學院三個學院。北京市重點二級學科5個。
03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航天五院)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五院)隸屬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1968年2月20日,首任院長是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經過50年的發展,已成為中國主要的空間技術及其產品研制基地,是中國空間事業最具實力的骨干力量。
研究院主要從事空間技術開發、航天器研制、空間領域對外技術交流與合作、航天技術應用等業務。自1970年4月24日成功發射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以來,研究院抓總研制和發射了200余顆航天器,目前百余顆航天器在軌運行。已經形成了載人航天、月球與深空探測、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對地觀測、通信廣播、空間科學與技術試驗六大系列航天器,實現了大、中、小、微型航天器的系列化、平臺化發展。鑄就了東方紅一號衛星、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嫦娥一號衛星中國航天發展的三大里程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研究院堅持"軍民融合"發展,充分發揮航天技術的優勢和輻射帶動作用,不斷將航天新技術成果推廣到國民經濟的多個領域。研究院現有兩家上市公司,形成了以衛星應用、智能裝備、節能環保、空間生物為核心的航天技術應用產業。
研究院現有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8人、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12人、俄羅斯宇航科學院院士8人,13名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和5000余名高級專業技術人才。
04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原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系1956年按照毛澤東主席的專門指示設立的財政部直屬事業單位,從事財經理論、財稅政策及財務、會計理論與制度研究工作。
2016年1月28日,財科所正式更名為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財科院也是改革開放后全國最早開始培養研究生的教學單位之一。在財政學和會計學兩大專業領域,于1978年起招收碩士研究生、于1982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目前,財科院正在努力創建高端財政智庫,打造一流財經科研教學基地。
05 中國藝術研究院
中國藝術研究院是文化和旅游部直屬的藝術科研、藝術教育與藝術創作的國家級藝術科研機構,擁有眾多卓有成就的專家學者擔任博士研究生導師、碩士研究生導師。
中國藝術研究院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現擁有藝術學理論、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設計學五個藝術學門類一級學科和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中國藝術研究院是人事部批準的建立藝術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的單位,同時也是國務院學位辦批準的在職人員以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的單位和藝術碩士專業學位授予單位。
06 上海社會科學院
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生教育始于1979年秋,為首批獲得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學位授予單位之一。
目前在哲學、經濟學、法學、歷史學、文學、管理學等6個學科門類中,擁有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1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擁有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統計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新聞傳播學和世界史1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企業管理、旅游管理、農業經濟管理和情報學5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金融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擁有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具有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以及招收國外留學生的資格。在校研究生近700人。
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地處市中心,具有顯著的區位優勢,國際國內學術交流頻繁,學術氣氛濃厚;與高校、政府部門、企業界建立了緊密的關系;師資力量雄厚,師生比高,擁有57名博士生導師和218名碩士生導師,236名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的科研、教學人員,具備個性化培養的條件;教學資源豐富、科研經費充足,為研究生提供了較多的科研和社會實踐機會,為培養科研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哲學社會科學高級人才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擁有藏書115萬冊的現代化圖書館和豐富的成果數據庫與文獻數據庫以及先進的計算機網絡系統,為上海地區5大圖書館之一;配置先進的教學設備和生活設施齊全的研究生大樓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學習和生活環境。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2022考研常識:這六所科研院實力不一般!”的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研線網!